-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1
四圣心源——六气解六气偏见
【原文】人之六气,不病则不见,凡一经病,则一经之气见。平人六气调和,无风、无火、无湿、无燥、无热、无寒,故一气不至独见。病则或风、或火、或湿、或燥、或热、或寒,六气不相交济(帮助),是以一气独见。如厥阴病则风盛,少阴病则热盛,少阳病则暑盛,太阴病则湿盛,阳明病则燥盛,太阳病则寒盛也。
【译文】人的六气不病就不显现,但凡一条经上有病,那么这一条经上的气就显现。健康人的六气调和,无风、无火、无湿、无燥、无热、无寒,所以一气不至于单独显现,生病就或是风、或是火、或是湿、或是燥、或是寒、或是热,六气不能相互交济,所以一气单独显现。例如厥阴病就风旺盛,少阴病就热旺盛,少阳病就暑旺盛,太阴病就湿旺盛,阳明病就燥旺盛,太阳病就寒旺盛。
【原文】以此气之偏盛,定缘彼气之偏虚。如厥阴风盛者,土金之虚也。少阴热盛、少阳暑盛者,金水之虚也。太阴湿盛者,水木之虚也。阳明燥盛者,木火之虚也。太阳寒盛者,火土之虚也。以六气之性,实则克其所胜而侮(wǔ欺负,轻慢)所不胜,虚则己所不胜者乘之,而己所能胜者亦来侮之也。(实证,是指病邪亢盛,正气与邪气对抗的反应激烈;或人体内部机能障碍引起的气血郁结、水饮、停痰、食积等。这些多属实证。所谓“邪气盛则实”。如急性热病高热、口渴、烦躁、谵语、腹满痛而拒按、便秘、小便短赤、舌质苍老、苔黄干燥、脉实有力等,属实证。虚症,指人体正气不足,导致抗病能力变弱,生理机能减退的症候。表现为面白唇淡、神疲体倦、心悸气短、自汗盗汗、大便溏泻、小便频数、舌嫩无苔、脉细弱无力等症状)
【译文】假以这个气的偏盛,一定缘于那个气的偏虚。例如厥阴病风旺盛,那是土金的气虚;少阴病热旺盛、少阳病暑旺盛,便是金水之气虚;太阴病湿旺盛,当是水木之气虚;阳明病燥旺盛,是为木火之气虚;太阳病寒旺盛,就是火土之气虚。依据六气的性质,实证是克它自己所能克,而受制于它自己所不能克的方面;虚症则不单是它自己所不能克的方面来制伏,而自己能克的也来制伏自己。
【原文】究之一气之偏盛,亦缘于虚。厥阴能生,则阳气左升而木荣,其风盛者,生意之不遂也。少阴能长,则君火显达而上清,其热盛者,长气之不旺也。阳明能收,则阴气右降而金肃,其燥盛者,收令之失政也。太阳能藏,则相火闭蛰(zhé潜藏)而下暖,其寒盛者,藏气之不行也。土为四维之中气,木火之能生长者,太阴己土之阳升也;金水之能收藏者,阳明戊土之阴降也。中气旺则戊己转运(运行不停)而土和,中气衰则脾胃湿盛而不运。
【译文】探究一气的偏盛,也是缘于虚。厥阴能萌生,是阳气左升而木气茂盛,厥阴病风旺盛,是木的萌生意愿不如意。少阴能成长,是君火显达而上清,少阴病热旺盛,是成长之气不旺。阳明能收敛,是阴气右降而金肃,阳明病燥旺盛,收敛的功能失去作用。太阳能藏闭,是相火闭蛰而下暖,太阳病寒盛,是藏闭之气不能运行。土是四维的中气,木火能够生长,是太阴己土的阳气在上升;金水能够收藏,是阳明戊土的阴气在下降。中气旺盛那么戊己转运土气平和,中气衰弱那么脾胃湿盛土气不能转运。
【原文】土生于火而火灭于水,土燥则克水,土湿则水气泛滥,侮土而灭火。水泛土湿,木气不达,则生意盘塞,但能贼(伤害)土,不能生火以培土,此土气所以困败也。
【译文】土生火而水克火,土燥表示土克水,土湿表示水气泛滥,克制土而灭火。水泛滥土湿,木气不能通达,则木生长的意愿堵塞,还能伤害土,木不能生火以培固土,所以土气受困衰败。
【原文】血藏于肝而化于脾,太阴土燥,则肝血枯而(动词)胆火炎,未尝不病。但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湿为本气而燥为化气,是以燥气不敌湿气之旺。阴易盛而阳易衰,土燥为病者,除阳明伤寒承气证(即适用承气汤的病症)外,不多见。一切内外感伤杂病,尽缘土湿也。
【译文】血藏于肝而生化于脾,要是太阴土燥,就会肝血枯竭致使胆火炎热,这样哪有不病之理呢。但是足太阴脾经由湿土主使,足阳明胃经从燥金化气,湿为本气而燥是转化出来的气,所以燥气无法对抗湿气的旺盛。阴气容易旺盛而阳气容易衰败,土燥是为发病的原因,除了不多见的阳明伤寒承气证之外,一切内外感伤杂病,都是缘于土湿。(这段话只是说明黄师提醒要注重脾阳,与他前面所言的内外感伤,百变不穷,溯委穷源,不过六气。即与六气司令没有抵触)
以下是搜集的版本2(原文+翻译),奉献大家
【原文】人之六气,不病则不见,凡一经病,则一经之气见。平人六气调和,无风、无火、无湿、无燥、无热、无寒,故一气不至独见,病则或风、或火、或湿、或燥、或寒、或热,六气不相交济,是以一气独见。如厥阴病则风盛,少阴病则热盛,少阳病则暑盛,太阴病则湿盛,阳明病则燥盛,太阳病则寒盛也。
【翻译】人的六气,不生病就不显现,凡是一个经上有病,那么这一个经上的气就显现。平常人的六气调和,无风、无火、无湿、无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