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千年篆刻传承千年的文化精粹
屈指数去,上一个千年的驿站,当是设定在北宋的咸平三年。在
篆刻史上,这是一个周秦两汉艺术高峰彻底式微,而明清又一高峰还
未崛起的时期,是两座高峰过渡中的一凹渊谷。然而又得承认这是由
谷底开始攀升的转折期。热衷金石学的文学巨匠欧阳修即诞生在这当
口,他悉心编撰的《集古录》十卷,乃至其奉敕篆皇帝尊号之宝的事
实,客观上揭示了未来以文人为主宰的又一篆刻艺术热潮的序幕。
文人篆刻艺术由于欧阳修从基础上的打桩,读书人在举业与文字
主课之外,似乎多了一种癖好,多了一种追求。接踵着曾巩集古今篆
刻成《金石录》五百多卷,米芾尝试篆刻自用印,杨克一创辑《集古
印格》,以及相传北宋宣和时期官府辑成《宣和印谱》四卷……,要之,
在上一千年之始,可以毫不勉强地称之为明清篆刻艺术又一高峰蓄势
期、起步阶。
然而这一蓄势起步,是相对缓慢的、漫长的,是艰辛地在蠕进着。
此后的人物,如赵明诚、洪适、姜夔、颜步夏、薛尚功、王俅、娄机、
赵孟頫、王冕等都作出了个人的积极贡献。而贡献尤著的当数元代吾
丘衍。
在公元一千年纪年的整三百年后,即一三OO年,吾氏撰写了
《学古篇》二卷(后世多以其第一卷之《三十五举》名之)。《学古
篇》的问世,其意义非同凡响,它对于真正意义上的篆刻艺术有着上
承秦汉、下启明清的启蒙作用、指导作用和枢纽作用。故元人夏溥称
此书出,“遂变宋末钟鼎图书之谬”,并称“寸印古篆,实先生倡之,
直第一手。”这应是符合实际的公允评论。吾氏是勇于奋进,跃越低
谷的印坛骁将,对于明清篆刻艺术的勃兴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大致上溯到五百年前,篆刻艺术还不是先贤播种后的收获期,但
真正的种子已到了发芽的时候,是一个春风化雨,禾苗茁壮的时期。
此时印谱的汇集风行,有利于对精湛的秦汉印章艺术的总结、推广、
借鉴;印学论著的大量出现,有利于以高深精僻的理论指导印人的实
践;叶蜡石类的青田、寿山石引进印坛,从材质上改变了铜玉牙角印
不易镌刻的状况;
文人热衷于篆刻,从根本上排斥并替代印工,成了印坛里的主角;
印泥越纸等必备器材的制作完美精良,为印人的创作提供了必要的条
件。加之明末没落的末世政局,使文人们多避政乃至弃政而移情于艺
事。这多种因素的相加相促,促使了文人捉刀耘石,寄情运智,把这
门败落了千年的篆刻艺术拾缀起来,开始了对新高峰的冲刺,正如此
时的杰出印人苏宣所描绘:“家家仓籀,人人邕。”话虽有夸张的成
份,但也可以推想彼时民间尤其是在文人中刻印风气之盛了。
冲刺新高峰的号角是真正地吹响了。这强有力的进军,使文彭、
何震、朱简、苏宣、汪关为帅将的明末第一梯队,和入清的以程邃、
丁敬、邓石如、钱叔盖、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为骁将的第二梯队,
成为公认的彪炳史册的明清篆刻又一高峰的前仆后继的缔造者。座落
在杭州孤山的西泠印社更是成为这一印学高峰的标志。
(文彭,七十二峰深处)
事实上,高峰并非顶峰,这一势头并不因满清的消亡而偃旗息鼓,
齐白石、赵时棡、王禔、钱厓、方介堪、来楚生、陈巨来等前辈印人,
在二十世纪的前、中叶都取得了耀眼的成就。尤其要肯定的是在党的
正确又宽松的文艺方针指导下,在千年之末,篆刻之热由江南一隅发
散至天南海北,前所未有的大区域普及和队伍壮大。
前所未有的众多印社、印展、印谱、印学论著及印学研讨会。这
些努力使新中国产生了许多有成绩的中青年的出色篆刻家、史论家。
当然,对这些崭新瞩目的成果,是得留待于更新的千年去研讨、总结
的。因此我们可以无愧地说,这即将过去的千年,对于篆刻艺术来说,
是印起八代之衰的千年。如果说周秦两汉的前一高峰早已寿终正寝,
那么明清篆刻流派高峰依旧以强劲的势头在垒迭进军,在向更高更新
的峰峦垒迭进军!
历史是一面明澈的镜子,历史是一位诚实可信的老师。回望千年,
利于启迪新千年。以篆刻艺术论,这千年的雄伟进程,以事以人鉴之,
可谓心得多多。诸如,一艺之成,当以突破、创新为天职、为魂灵。
不推陈,何以言新,不突破,不创新,因循守旧又何益?吾尝谓:
“传统万岁,出新是万岁加一岁。
”“万岁”是指对千年优秀传统延续突破、创新之总和,“一岁”
非指其功绩之微,而是言其对古来优秀传统在新阶段的发展和迭加。
两者之辨证互补关系,是不可小视,不可无视,也不可倒置的。要之,
新陈相辅,勇于精进,必有创获;偏于一端,唯陈唯新,难有建树。
这是为千年篆刻史所验证的。
此外诸如,一艺之成,总有发生、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行测秒杀技巧.docx VIP
- 9706.1有源医疗器械检测用-GB_T 42062-2022风险管理报告.docx VIP
- 2025年河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FIDIC-咨询协议通用条款-2006第四版-中文翻译.pdf VIP
-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4年修订).pdf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横河(Yokogawa)uR10000、uR20000通信接口使用说明书(中文).pdf
- 2024版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全册各单元重点知识点清单(默写).pdf VIP
- 幼儿园食育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价值与路径研究.docx VIP
- BAKERHUGHS旋转导向简介教学.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