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Reviewsandmonograghs综述与专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ProgressinBiochemistryandBiophysics
2020,47(1):5~16
单分子测序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1)1)1)2,3)1)2,3,4)**
俞晓玲姜文倩郑玲石杨叶寒辉林峻
1)2)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感染科,福州350025;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州350108;
3)4)
福州大学应用基因组学研究所,福州350108;福州大学福建省海洋酶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州350108)
摘要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开始,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测序技术为破译遗传密码作
出了巨大贡献.近几年出现的单分子测序技术,可以在单个分子水平读取核苷酸序列,也被称为第三代测序技术,主要代表
有HeliScope、Nanopore和PacBio等.与传统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测序技术相比,第三代测序能够产生更长的碱基读长,能直
接对RNA进行测序,无需逆转录,测序速度极快,同时其中某些技术所涉及的设备可以小型化,可便携至野外现场测序.
第三代测序技术在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及生物医学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重点介绍了各种单分子测序技术的
原理、优缺点,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单分子测序,HeliScope测序,纳米孔测序,PacBio测序
中图分类号Q7,Q3DOI:10.16476/j.pibb.2019.0167
已经无法满足基因测序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中后
1概述
期,第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sequencing,
测序技术用于确定核酸、蛋白质、多糖等生物NGS)技术出现.随着NGS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的
大分子的一级结构,较为常见的是核酸测序,确定二代测序平台.2005年,出现了第一个商用二代测
核苷酸在核酸序列中的顺序,包括DNA和RNA测序平台——454RocheGSFLX[6],该平台目前已
序.目前,DNA测序已经从第一代DNA测序技术经被淘汰.随后出现了Illumina(2006年)、SOLiD
发展到第三代DNA测序技术.(2007年)、IonTorrent(2010年)和华大基因的
Maxam-Gilbert测序技术、Sanger双脱氧测序BGISEQ(2013年).除了SOLiD是基于连接法测
技术、荧光自动测序技术和杂交测序技术统称为第序(sequencebyligation,SBL)外,其他平台都
一代测序技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测序技术逐采用边合成边测序(sequencebysynthesis,SBS)
渐开始发展.1975年,Sanger和Coulson[1]发表了技术.由于测序试剂及原理的不同,不同的测序平
“加减法”技术,该技术使用DNA聚合酶和放射性台在读长、通量、基因组覆盖率、错误率、成本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is基因交换形成RHD-CE(2~9)-D等位基因_邵超鹏.pdf
- RHCE(1)-D(2)-...基因引起RhD--表型1例_刘颖.pdf
- FUT1基因h_(235)...血型分子机制研究及家系调查_褚晓月.pdf
- 福建地区类孟买血型血清学特点及其基因突变分析_张爱.pdf
- 类孟买血型FUT1新等位基...子遗传学分析——附1例报告_何鸣镝.pdf
- 两例Amh类孟买型FUT1、FUT2基因突变分析_武文.pdf
- 0一个新等位基因ABO-B(A)07的鉴定.pdf
- B(A)与cisAB血型的鉴定分析及家系调查_沈云青.pdf
- B(A)血型研究进展_张春燕.pdf
- B(A)血型与cisAB血型的血清学表型及基因型研究_赵倩.pdf
- 基于PacBio平台的全长转录组测序_任毅鹏.pdf
- 自然发酵酸马奶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_基于PacBioSMRT测序技术.pdf
- 基于PacBio平台的黄颡鱼全长转录组测序及分析.pdf
- 基于PacBio三代测序的香瓜茄_人参果_基因组的组装.pdf
- 基于PacBioSMRT技术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微生物安全性评价.pdf
- DNA聚合酶对PacBioSMRT测序结果影响的评价.pdf
- 三代测序PacBio在转录组研究中的应用.pdf
- 献血员A2B亚型伴有抗-A11例报告1.pdf
- 应用抗-A1和A2红细胞解决疑难交叉配血1例1.pdf
- A2B型患者伴有抗-A1、抗-E和抗-M抗体1例报告.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