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黑龙江省玛瑙石资源的开发利用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山区,产量在全国为数不多。笔者多年在大、小兴安岭山区从事地质调查工作,所见所闻玛瑙矿化点很多。如逊克县阿廷河矿、呼玛县椅子圈、十四站一带矿化点、嫩江流域及塔河县盘古河流域、漠河县额木尔河中游流域矿化点等等。其中逊克玛瑙工艺品曾辉煌一世,可如今因没有结合自身的地域文化优势打出品牌,又从80年代开始,由于工艺落后,设备陈旧,不能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观,逐步衰退。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和玛瑙观赏石爱好者,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土在各方面扶持玛瑙石文化与工艺美术产业,使黑龙江省玛瑙工艺品早日重现往日风采,展示黑土地域文化,早日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1玛补偿图八
大、小兴安岭位于祖国的东北边陲,素有“祖国森林宝库”之称。海拔600m~1300m,森林植被茂密,高山巍峨连绵,山体浑圆,层峦叠嶂,溪流相间,气势雄伟,是黑龙江、嫩江等水系的发源地。其中源于大兴安岭山脉南段的嫩江流域玛瑙石开发利用最早,早见《后汉书》载:“夫余国(今嫩江流域)……最为平敞,土宜五谷,出名马、赤玉、大珠”(在汉朝以前玛瑙被称为“赤玉”或“赤琼”)。《魏书》、《金史》、《黑龙江外记》、《龙江纪略》等书也有类似的记载。记载最详细的是清代人魏毓兰,他在《龙城旧闻》一书中写到:“嫩江玛瑙石绿如翡翠,黄如琥珀,红如珊瑚”。我国地质界老前辈章土钊先生的遗作《古矿录》记载:“嫩江流域所产水胆玛瑙——空青石最为知名”。又据方式济的《龙沙(今嫩江流域的齐齐哈尔)纪略》“渔人得空青,不敢私自,将举酬比值,遣官奏进”,由此足以说明其珍贵性。
玛瑙,因其“纹理交错,有似马脑”(魏·曹丕.《玛瑙勒赋》)而得名。又因“玉乃石之美石”故加之玉字旁,写作“玛瑙”。是人类开发利用最早的宝石之一。据考古发现,古埃及第四王朝(公元前约2500年左右)的项链中就有玛瑙石;又在我国的南京新石器时代北阴阳营的文化遗址(距今5、6千年)发掘出的随葬品中有不少色彩斑澜的玛瑙雨花石,说明在古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玛瑙一直是“七宝”之一。其中绿、紫、红等色彩鲜艳者,较为名贵,最为名贵的为水胆玛瑙。另外,对于观赏石爱好者来说,混入各种包裹体的玛瑙石可“当作云雾、星月、峰树、水藻状”(据江苏《六合县志》),也十分名贵,著名雨花石属此类。
玛瑙是玉髓(又称石髓)的一种,但比玉髓更加细腻,属于三方晶系。其化学成分是SiO2,与水晶、欧泊这几种宝石的化学成分是完全相同的,只是它们的结晶程度不同。玛瑙是不结晶的胶冻,欧泊是含水的胶冻(SiO2·nH2O),是石英的隐晶质亚种,所谓隐晶质,也是结晶物质,只是在显微镜下放大几百或几千倍才能看见晶体颗粒,这明显区别于水晶。因此在外观和性质上以及珍贵程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别。
玛瑙现今广泛应用于工艺品、首饰制作等方面,也由于玛瑙致密坚硬又耐磨,具有一定的韧性,故工业上常用于制作研钵、耐磨器皿及精密仪器上的轴承等。近年又拓宽了开发利用的范围,用于制作医疗保健品。它还被列入10周年婚姻石,又与橄榄石并列为八月诞生石,寓以生活幸福、和平美满之意。
2成岩时代特定期
大、小兴安岭地区的原生玛瑙石多形成于距今约一亿年前的中生代早白垩世甘河组玄武岩、安山玄武岩、安山岩的气孔和部分岩石裂隙、空洞中。甘河组为一套中基性熔岩为主的火山岩组合,主要由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和粗安岩等组成,气孔、杏仁状构造比较发育。
盛产玛瑙的甘河组广泛分布在大兴安岭主脊东侧和小兴安岭北部呼玛、逊克县和中俄国界河黑龙江右岸一带。在大兴安岭主脊伊勒呼里山东侧嫩江(松嫩西缘)火山喷发带内的NNE向一系列坳陷带中,如嫩江-甘河以北和呼玛县的呼玛镇、白银纳乡等地,在约一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时期,在沉积含煤地层的同时,由于地壳不断下沉,裂陷逐渐加大,深达上地幔,从而有玄武岩浆不断溢出,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甘河组。此外,在小兴安岭北部黑龙江右岸火山喷发带中,甘河组基性火山岩虽不连续,断续出露,但规模较大,沿黑龙江右岸,从呼玛县十八站-嘉荫县长约700km地段,呈NNE向—近EW向展布。说明了黑龙江右岸火山喷发带和大兴安岭主峰东坡的嫩江(松嫩西缘)火山喷发带从早白垩世才进入主要的火山活动阶段,特别是白垩纪早期的甘河期显示为最大规模的中基性火山溢流活动。其中玛瑙石矿化点较多,如逊克阿廷河矿、呼玛县椅子圈、十四站一带原生矿化点等等。而在大兴安岭主峰西侧甘河组多呈零星分布的小地质体分布于漠河县图强—长缨、二十四-二十五站和塔河县的依西肯乡、马林林场等地,其玛瑙矿化点规模较小。
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