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三星堆遗址与金沙江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与流动资金从三星堆青铜神树到金沙太阳神鸟
placeholder。而“太阳神鸟”则是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一件镂空的“四鸟绕日”圆环形金箔。由于其中心图案很像一个喷射出12道光芒的太阳,外层的4只飞鸟极似神话传说中的“负日金乌”,因此被学术界命名为“太阳神鸟”。作为典型器物的“太阳神鸟”和“太阳神树”,分别是两种考古文化的集中体现。无论是在宗教寓意、神话色彩方面,还是在古蜀人所使用的历法等科学方面,都体现了金沙遗址文化对于三星堆遗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一、宗教和神话的批判和传承
(一)日神崇拜的内涵
人类最初的宗教主要是对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的崇拜。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着对日神的崇拜。(P412)如黄河流域上游与中游的辛店文化和仰韶文化出土的彩陶,(P73)以及青海、广西、江苏、内蒙古等地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岩画上面都有太阳形图案或符号。中国也有许多关于日神的神话传说。如“有女子名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P381,260)《淮南子》中亦有关于尧时十日并出害人的记载,(P185-186)都是把太阳当成有意志的神灵来看待。甲骨卜辞中有许多崇拜日神的记录。《礼记·祭义》记载:“郊之祭,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夏后氏祭其暗,殷人祭其阳,周人祭日以朝及暗。”(P1594-1595)可见夏至商周,日神被作为主宰上天的神而给予崇拜。文献中关于“十日神话”的记载,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太阳神树”互相印证,都是三星堆文化中“太阳(神)崇拜”的有力证据。金沙“太阳神鸟”直观地显示出太阳崇拜的象征意义和神话色彩。中心的漩涡就象一个正在运转着的太阳,发出12道光芒。这个旋转着的太阳,表现的正是古蜀人对太阳和太阳神的崇拜。
(二)商氏图鸟
宗教崇拜在母系氏族以后,由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抽象为“图腾崇拜”,图腾被看作族徽和氏族的标志以及氏族的祖先和保护神。(P79)关于图腾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很多,如《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我高祖少■氏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P1386-1387)这里的鸟就是当时氏族的图腾。再如《诗经·商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P196)玄鸟可能就是商氏族的图腾。另外,姓的由来也可以看出图腾的形迹,如姜姓以羊为图腾,风姓即凤。(P80)因此,古蜀时期的部落或首领的名称,也反映了古蜀人是以鸟为图腾。无论是“三王时期”的鱼凫,还是望帝杜宇,都是古蜀人鸟图腾崇拜的体现。
无论是太阳神树上的一龙十鸟,还是太阳神鸟上的四鸟绕日造型,都直观地显示出古蜀人的鸟图腾崇拜。“太阳神鸟”外层的四只飞鸟,既是三星堆文化中古蜀人“鸟图腾崇拜”的延续,又与《山海经》等文献记载的“使四鸟”等神话传说有关。如《大荒东经》:“有妫国,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羆。”“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虎、豹、熊、羆。”《大荒南经》:“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有人曰张弘,在海上捕鱼。海中有张弘之国,食鱼,使四鸟”等。(P343-378)
(三)古蜀时期的宗教崇拜
三星堆青铜太阳神树表现了三星堆文化中古蜀人对太阳和鸟崇拜的高度统一,两者是合二为一的。而“太阳神鸟”所反映的“崇鸟崇日”的宗教意义和神话色彩,正是三星堆文化中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首先是继承。在“太阳神鸟”神奇的“四鸟绕日”图案和造型中,古蜀人把“日、鸟”崇拜完美地结合起来,无论是外层的四只飞鸟的造型,还是中心带有12条弧形芒纹的旋涡状图案,无不形象生动地显示出古蜀时期有关太阳崇拜、鸟崇拜等宗教崇拜的象征意义和神话色彩。“太阳神鸟”继承了“太阳神树”中与“金乌负日”等神话传说和太阳神、太阳神鸟有关的宗教崇拜。其次是发展。对比金沙“太阳神鸟”和三星堆“太阳神树”,可看出两者之间有很大不同:青铜“太阳神树”上只有十只鸟,却没有太阳,但是这里的“鸟”也就是“太阳”,二者是合而为一并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高度统一。而金沙“太阳神鸟”中却是“四鸟绕一日”,这里太阳是太阳、鸟是鸟,二者是分开的。但是,二者又是统一的,太阳离不开鸟,鸟也离不开太阳。直到秦汉时期,二者再次合二为一。文献有《淮南子·精神训》中“日中有踆乌”的记载。考古材料则以汉代最多,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绘帛画以及四川等地出土的大量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石上的“日中有金乌”图案,都说明古蜀人再次把二者合而为一。二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极富辩证思想。既然太阳由十只变成了一只,它所体现的自然也就不是十日神话了,鸟也从十只演变成为四只,与“使四鸟”等神话相吻合。从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