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5323T 96-2020餐饮公用餐(饮)具操作服务规范.docx

DB5323T 96-2020餐饮公用餐(饮)具操作服务规范.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03.080.30A12

DB5323

州地方标准

DB5323/T96—2020

餐饮公用餐(饮)具操作服务规范

2020-06-12发布

2020-06-12实施

楚雄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5323/T96—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楚雄州市场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楚雄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楚雄州应急管理局、禄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禄丰县卫生健康局、楚雄州商务局、楚雄州餐饮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天良、陈文武、杨立欧、陈春富、李玉明、李碧明、刘祖斌、董成鹏、陈雁、施家鹏、钱正华、胡建明、欧阳文荣。

II

DB5323/T96—2020

引言

为推广文明餐桌,倡导健康用餐方式,营造文明就餐的良好社会风气,树立城乡文明的良好形象,促进餐饮行业升级创新发展,特制订餐饮公用餐(饮)具操作服务规范。

1

DB5323/T96—2020

餐饮公用餐(饮)具操作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餐饮公用餐(饮)具操作服务的相关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配置、服务操作和使用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餐馆、单位食堂、农村宴席等餐饮服务提供者为集体(两人以上)用餐提供餐饮公用餐

(饮)具操作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80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GB1493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

SB/T11143餐饮分餐服务操作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用餐(饮)具

指餐饮服务提供者为集体用餐过程中提供的公用餐(饮)器具,如公用筷、勺、碗、杯、刀、叉、夹

等,简称公筷、公勺、公碗、公杯、公刀、公叉、公夹等。

3.2

自用餐(饮)具

指餐饮服务提供者为集体用餐过程中提供的个人自用的餐(饮)器具,如筷、勺、碗、杯、刀、叉、

夹等。

3.3分餐

指服务人员或宾客通过使用公用餐(饮)具分配菜点,使用各人自用餐具就餐的方式。

4基本要求

4.1公用餐(饮)具和自用餐(饮)具与食品接触的材料及制品均应符合GB4806的规定。

4.2公用餐(饮)具和自用餐(饮)具消毒后应符合GB14934的规定。

4.3餐饮服务提供者应配备满足集体用餐的公用餐(饮)器具和自用餐(饮)具。

4.4公用餐(饮)具的大小或长短及颜色,应明显区别于自用餐(饮)具。

2

DB5323/T96—2020

4.5条件具备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如大、中型餐馆,单位食堂,可在公用餐(饮)具上适当的位置印制

公用餐(饮)具字样,如公筷、公勺、公碗、公杯、公刀、公叉、公夹等。

5配置

5.1大、中型餐馆餐饮服务提供者,在给每位用餐人员配备常规自用餐(饮)具的同时,再配备一套公筷、

公勺等公用餐(饮)具。公用餐(饮)具和自用餐(饮)具应分开摆放。必要时还应为每样食品配备实用的公用餐(饮)具。

5.2小型餐馆、快餐店、小吃店、单位食堂、农村宴席等,应配备提供一定数量的公用餐(饮)具。

5.3火锅餐馆、自助餐,应配备与食品相应的满足用餐的公用餐(饮)具。

6服务操作

6.1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对餐饮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未经餐饮公用餐(饮)具操作服务要求进行培训的餐

饮服务人员不应上岗。

6.2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应做好个人卫生,按岗位要求佩戴口罩、手套等用品。

6.3配备餐(饮)具时,服务人员应佩戴一次性手套。

6.4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患有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

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餐饮服务提供者应每天对从业人员上岗前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发现患有发热、腹泻、咽部炎症等病症及皮肤有伤口或感染的从业人员,应主动报告,并暂停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必要时进行临时健康检查,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6.5用餐前,餐饮服务人员应与用餐人员讲清楚公用餐(饮)具和自用餐(饮)具的使用方法。

6.6就餐时,顾客左右侧相互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30㎝,对面距离不小于60㎝。

6.7用餐人员有分餐服务要求时,分餐服务应使用公用餐(饮)具按照SB/T11143的规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