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意见(2011年,海南)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发布时间:2012-12).pdfVIP

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意见(2011年,海南)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发布时间:2012-12).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2/12/8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意见(2011年,海南)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发布时间:2012-12)

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意见(2011年,海南)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发布时间:2012-12)

肝硬化腹水(ascitesduetocirrhosis)是肝硬化失代偿的主要表现之一,严重影响患者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1]。中医药治疗在促进腹水消退、预防腹水复发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在参考欧洲肝

病学会《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临床实践指南》[2]美国肝病学会《成人肝硬化腹水处理意见》[3]的基础上,依据循证医学原则,通过对肝硬化腹水文献检索及相关指南的

复习,形成了关于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方案,包括“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治疗”、“疗效评定”、“预防调摄”等六个临床问题。通过专家咨询、问卷调研后形成

了共识条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Delphi法经过3轮次投票后制定了“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意见(讨论稿)”,在2011年11月3日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23次学术会议(海南)上,来

自全国的中医消化病专家对共识意见草案进行了认真讨论修改,以投票形式通过了“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意见”。最后由核心专家组于2012年4月28日在江苏泰州进行了最终审定。

现将全文公布如下,供同道参考,并冀在应用中不断完善。

定义及中医病名

1定义

肝硬化腹水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可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血吸虫病、药物性肝炎等引起。当腹腔内出现过多游

离液体(>200ml)时称为腹水。患者多有乏力、腹胀及食欲不振,面色晦暗,营养状况较差,可出现蜘蛛痣、脾大等,部分患者有黄疸及下肢凹陷性水肿。腹水是导致肝硬化患者住院最常见的并发

症之一。

2中医病名

早在《内经》就有肝硬化腹水病证的相关论述,《素问·腹中论》云:“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歧伯对曰:名为鼓胀。”《灵枢·水胀篇》谓:“鼓胀何如?腹胀,身皆大,大与

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根据肝硬化腹水的主要临床表现,属于“鼓胀”范畴。

病因病机

1病因

鼓胀来势缓慢,男性较女性多见,容易反复发作,与疫虫毒感染、酒食不节、黄疸、胁痛、积聚失治有关,情志不遂亦可诱发或加重[4,5]。

1.1疫虫毒感染感染肝炎病毒或血吸虫等疫毒、虫毒,未能及时治疗,内伤肝脾,脉络瘀阻,痰浊内生,日久可致积聚、鼓胀发生。

1.2酒食不节饮酒太过,或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中焦运化失职,升降失常,土壅木郁,肝失疏泄,气滞、血瘀、水湿三者相互影响,导致水停腹中,而成鼓胀。

1.3黄疸、胁痛、积聚失治慢性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和遗传代谢性肝病等引起黄疸、胁痛、积聚失治,肝脾肾俱损,气滞血瘀,水湿内停,气血水互结而成鼓

胀。

2病机

172.19.66.122:10000/content/html/print.htm?randnumber=0.76681298385824311/6

2022/12/8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意见(2011年,海南)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发布时间:2012-12)

初起湿热疫毒蕴阻中焦,肝失疏泄,气滞血瘀,进而横逆乘脾,脾失健运,水湿聚于腹中;久则及肾,肾关开阖不利,气化无权,水湿不化,则胀满更甚。病程晚期,肝脾肾俱虚,肾阳虚不能温

煦脾土,则脾肾阳虚;或肾阴虚不能涵养肝木,则肝肾阴虚。终至肝脾肾亏败,气血水壅结更甚,病情危笃。鼓胀所涉及的脏腑主要是肝脾肾。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肾失气化是形成鼓胀的关键

病机。气滞、血瘀、水停是形成鼓胀的基本病理因素。病理特点为本虚标实[5-10]。

辨证分型

1气滞水停证

主症:①腹大坚满,叩之如鼓,两胁胀满或疼痛;②舌淡红,苔白腻。次症:①饮食减少,食后作胀,嗳气不适;②小便短少;③脉弦。

2脾虚水停证

主症:①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②脘腹痞胀,得热则舒,食少便溏;③舌白滑或白腻。次症:①面色萎黄,困倦懒动;②颜面下肢浮肿,尿少;③脉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证、执业药师持证人

...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2月19日上传了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证、执业药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