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伶官传序》-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五代史伶官传序》-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伶官传序五代史欧阳修

学习提示

①历史上有一些朝代,“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如秦朝,如五代之后唐,其速亡的历史教训令后人感叹不已,常引以为鉴。这一课的两篇课文,分别对秦朝和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进行总结,得出了各自的结论。阅读课文时,注意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及写作意图。②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要体会本文纵说盛衰之理,却从一个细微的角度切入的特点。鉴赏以散体写史论,文字平易晓畅,简洁生动,感慨遥深的特点。

1.了解欧阳修及《新五代史》;了解唐末五代及北宋的历史背景2.掌握课文重点字词的意义、用法以及特殊句式3.理解文章含义,把握作者总结的历史教训。的运用。准确记忆文中的名言名句。学习目标

重难点鉴赏本文的艺术特点。

雨果:“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笑面人》)余秋雨:“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艺术创造工程》)历史给了我们无限的思考,指引着我们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前行。一千年前的欧阳修也用他的方式编纂了前人的历史《新五代史》,并在千古名文《伶官传序》中向我们发出振聋发聩的警示!他想对我们说什么呢?知人明史,引发思考

课堂环节

了解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8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四岁丧父,虽家贫而好学。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第。景祐元年(1034年)任馆阁校勘,两年后因替被贬的范仲淹申辩而被外贬夷陵。后入朝复职,又升知谏院、知制诰等职,赞助推行庆历新政。新政失败后,上疏反对罢免范仲淹等事,被外放知滁、扬、颍及应天等州府。数年后再度被召回朝,拜官翰林学士。嘉祐五年(1060年)升任枢密副使,次年拜参知政事。宋英宗即位后,被卷入濮议之争中,颇受非议。宋神宗即位后力求辞位,出知亳、青、蔡三州,又反对熙宁变法的部分措施。熙宁四年(1071年)得以太子少师致仕,翌年逝世,享年六十六岁。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

欧阳修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有成就。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反对宋初浮艳文风,倡导效法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解题《新五代史》是宋欧阳修撰纪传体史书,属二十五史之一。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记载907年至960年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的历史。全书共七十四卷,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三卷。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新五代史》是唐宋以后唯一的一部私修正史,欧阳修文采引人入胜,在中国史学史尤其是唐宋以后史学史上虽有着重要的地位,可由于提倡春秋笔法(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近人褒贬不一。

解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伶官传序伶伶官伶官传序

拓展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做“赠序”,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面有一段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段小序即交代了作词的缘起与过程。说: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从内容上看,文体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大多是一事一议,要求说出作者对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这种“说”,它的叙事及议论,都是为了表明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从本质上说,它是属于议论性的文体,与现代的杂文或杂感小品相似。初中阶段所学的有《马说》《爱莲说》《黄生借书说》等。

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在古代,臣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