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引书《汉书》辨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搜神记》引书《汉书》辨析

《搜神记》的成书方式之一是从前人典籍中撷取素材,在《搜神记序》中,干宝曾对此反复强调:“考先志于载籍,收遗逸于当时”;“今之所集,设有承于前载者”;“群言百家,不可胜览”[1]19。据笔者统计,以李剑国《新辑搜神记》为文本依据,343篇故事中,可以确定约177篇来自于《搜神记》之前的59部典籍,其中,被征引最多的是《汉书》,达28篇。《搜神记》引书《汉书》,在征引方式上非常灵活,在征引内容上也体现出规律性。

1《搜神记》引书《汉书》的方式例析

《搜神记》从《汉书》中征引材料并非是简单地照搬,而是采用了非常灵活的引用方式,总结来看,大体有如下几类:

1.1直接引用

直接引用是指通过标明征引出处,以“载”“曰”等引导的征引方式。引自《汉书》的篇章中,只有一篇为直接引用:

《搜神记》卷八《东海孝妇》:“《汉书》载:东海孝妇,养姑甚谨。姑曰:‘妇养我勤苦,我已老,何惜馀年,久累年少。’遂自缢死。其女告官云:‘妇杀我母。’官收系之,拷掠毒治。孝妇不堪楚毒,自诬服之。时于公为狱吏,曰:‘此妇养姑十馀年,以孝闻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不得理,抱其狱词哭于府而去。自后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思求其所咎,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枉杀之,咎当在此。’太守即时身祭孝妇之墓,未反而大雨焉。长老传云:孝妇名周青。青将死,车载十丈竹竿,以悬五幡。立誓于众曰:‘青若有罪,愿杀,血当顺下;青若枉死,血当逆流。’既行刑已,其血青黄,缘幡竹而上标,又缘幡而下云。”[1]149

引自《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史:‘妇杀我母。’史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史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竞论杀孝妇。郡中枯早三年。后太守至,卜筮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断之,咎党在是乎?’于是太守杀牛自祭孝妇家,因表其墓,天立大雨,岁孰。郡中以此大敬重于公。”[2]3041-3042

东海孝妇的故事最早被记载于《说苑·贵德》。《汉书·于定国传》中的记载与其基本相同,显然是本于《说苑》,《搜神记》则注明取自《汉书》。《搜神记》除了引文《汉书·于定国传》外,结尾部分还补充了一段孝妇名周青的记载,此立意后为《窦娥冤》发扬光大,成为冤报故事中的经典桥段。周青实际上为另一孝女[3],干宝把来自传言的周青事与《汉书·于定国传》中的记载误为一事。《东海孝妇》直接引用《汉书·于定国传》,文字表述上略有不同,但二者的立意却显著不同。《汉书·于定国传》旨在颂扬于定国之父于公的功德,东海孝妇事是为了展现于公之德而举的例证;《东海孝妇》中,孝妇的所言所行成为故事的主体,于公只是作为孝妇之冤的一个见证者。

1.2全引

全引是指完整的引用,即文字上基本原文照搬而来,共有6篇,分别为:卷十一《赵邑蛇斗》引自《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卷十一《茅乡社大槐树》引自《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卷十一《长安男子》引自《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卷十一《燕生雀》引自《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卷十六《池阳小人》引自《汉书·王莽传》;卷二一《田无啬儿》引自《汉书·五行志下之上》。

在《汉书》中,这些全引的篇章都是长篇文本中的一小段纪事,被《搜神记》引用后,成为一个个独立的小故事。从故事的意蕴看,卷十一的4篇记载没有什么变化,还是属于五行征兆类,但卷十六《池阳小人》和卷二一《田无啬儿》却变成了典型的精怪故事,如《池阳小人》:

卷十六《池阳小人》:“王莽建国三年,池阳有小人景,长一尺余,或乘车,或步行,操持万物,大小各自称,三日止。《管子》曰:‘涸泽数百岁,谷之不徙……’然池阳之景者,或庆忌也乎?又曰:‘涸川之精……’”[1]272

引自《汉书·王莽传》:“是岁,池阳县有小人景,长尺余,或乘车马,或步行,操持万物,小大各相称,三日止。”[2]4127

《汉书·王莽传》记载了王莽夺权篡位的过程,中间穿插不少灾异事件,如地震、日食、彗星等,“池阳小人”也是其中之一,其立意与《五行志》类似,以灾异来显示王莽执政的不当。《搜神记》全文征引了这段异事,并进一步引用《管子》之说,整个叙事目的在于说明池阳小人是涸川之精,故事立意已经与五行征兆没有关系,完全是一个精怪故事。

1.3节引

节引是指删减式引用,相对于全引而言,节引在文字上有所选择,有所删减。在《搜神记》对《汉书》的征引中,节引的数量最多,共计10篇:卷二《少翁》引自《汉书·外戚传·孝武李夫人列传》;卷十《洧渊龙斗》引自《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卷十《马生人》引自《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卷十《魏女子化为丈夫》引自《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