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网络文气小说:传统诗词的玄幻叙事
近年来,网络文学中涌现了一批以“文气”为题材的小说,在小说的世界设定中,诗词等文学作品具有了移山填海、呼风唤雨的神秘力量,如当在纸上写出“床前明月光”这句诗时,原本漆黑的天空就会出现朗月等现象。“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不再是夸张想象的文学笔法,而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狂风暴雨。传统诗词与历史穿越、玄幻仙侠的结合,不仅展现了时代的审美心理和欣赏视角,而且演示了传统文化在新媒介中的传播方法。
一文气:玄幻视域下的诗词巫术化
早期历史穿越类小说常有抄袭传统诗词之举,穿越者借由剽窃诗词扬名立万,走上人生巅峰,这种书写方式现已模式化为穿越小说的固定套路。内地最早的网络历史穿越文当数2002年中华杨《异时空——中华再起》,然将抄袭古诗词,并堂而皇之说成是自己所作的文学作品,则始于2004年开始连载的《新宋》,书中的石越一出场便盗取郑板桥《咏雪》(一片两片三四片)、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晏殊《清平乐》(金风细细)、柳永《越调清平乐》(繁华锦烂)等诗词,而后更是大抄特抄,并由此获得了“大才子”之名。让传统诗词为自己才华背书的叙事方式自此盛行不已,如2005年《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2007年《极品家丁》《庆余年》。剽窃传统诗词已经成为穿越者的标配,同质化、类型化的作品如《银狐》《赘婿》《唐残》《明朝败家子》等网络小说,至今仍在网络上书写其欲望叙事。
剽窃诗词让历史穿越类网文成了一出轻喜剧,吸引了大量的拥趸。然而,这类小说简单粗糙地抄袭中国传统诗词歌赋,既不考虑诗歌的内涵、意境,也不考虑读者的接受、审美,读者在新鲜感过去后,对穿越者靠抄袭登上人生巅峰的桥段便不再有兴趣了。以优书网对《新宋》的评价为例,读者多质疑抄袭剧情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空心君”认为在一群素不相识的读书人面前抄几句诗就让对方心悦诚服、推心置腹,一起讨论起国政来,感情一桌人都是傻子。“国社先生”也认为,十年之后再看新宋,当年的热血洒完了,还觉得抄诗嘴炮是正途吗?[1]可以看出,缺乏逻辑自洽性和现实合理性的老套情节不再有读者买账,在此情况下,作者们不得不另辟蹊径,重新寻找读者的“嗨”点和“爽”点。
求新求变的网络小说家开始尝试将传统诗词与网络玄幻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一种新的题材类型——“文气”小说。在此类小说的设定中,能够传世的经典文学作品含有某种不可名状的神秘力量——即文气,在宇宙运行规律不同的世界中,“文气”可以借由天地之力发挥出种种不可揣测之能。由此,文学作品不再是历史穿越类小说中个人才华的点缀和工具,而是一种具有神秘力量的重要载体,它可以借“文气”发挥出种种不可思议的作用和效果。如“文气”小说的集大成者《儒道至圣》就说道:“这里竟然有‘才气’这种力量,读书人可以通过才气掌控‘天地元气’,获得更加强大的力量,真是闻所未闻。”[2]借助文气,人类可以通过创作文学作品调动天地之气,从而拥有呼风唤雨的超能力。该小说写了大量诗歌显圣的故事,以第七十三章涉及的《荆轲刺秦歌》为例,十五个学子一起埋头书写秀才唯一能写的杀敌诗:《荆轲刺秦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嘘气兮成白虹。整整十五个元气刺客浮现在十五个秀才的身边,这些刺客如同人形黑雾,有浓有淡[3]。当学子在纸上写出《荆轲刺秦歌》后,便可召唤诗中的刺客到现实中帮助自己作战,这就是文学作品作用于现实的典型案例。这类描写手法常见于文气类小说中,如《文圣》说:“曲可杀人,词可灭敌。”[4]《笔圣书仙》云:“一个字就足以杀人无形,一个词便能力敌千军!‘医’可肉白骨,‘杀’即夺人命,‘封’亦压强敌,‘火’能燎万里!”[5]诗词的显圣和巫术化是文气类小说的核心内涵所在,它展示了传统诗词文化与网络玄幻思维的有机结合。日常生活中被视为普通平常的诗词,在网络小说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无拘无束的发挥中,焕发了别样的生机。
小说中,“文气”是一种实质化的气体,修行之人可以利用自身的道术、技巧观察到这种特殊气体的存在,它既可以出现在文学作品之中,也可以出现在读书人的头顶之上。文学作品要想具有文气,它得有作者的真情实感,且其韵味能够深入人心、洞察世事。如陈留堂《不聊斋》就认为文气只会出现在作者有感而发的文学作品中,是情感与文采两个组合,缺一不可。那么,是不是两者融合后,会产生什么东西,所以赵三爷才高价收购呢?[6]也就是说,简单地抄袭中国古代的传世经典名作,并不能产生“文气”,要想产生“文气”,就需要深入传世作品的思想世界,把握其所思所感,契合其精神意境。荆轲守《盗天仙途》也指出“文气”是读书人感悟最深乃至于一生心血的产物,只有读书人或道人一辈子呕心沥血,亲笔所写,寄托着他们的灵慧,才可当成寄托之物[7],“文气”是读书人的心血结晶,蕴含着个人浓烈的情思和挚诚的理念,它不是随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