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docx

高中:《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9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设计

李秧

一、理论基础与依据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本框题围绕“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一命题,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在世界观层面上阐释“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另一方面在方法论的层面上指导我们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思想,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历史过程、历史阶段、历史方位、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对于我们坚定信念、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标要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1.4描述世界是永恒运动的,领会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意义。

教学提示:以“为什么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为议题,探究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意义。可结合走进新时代的中国所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讨论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当前的工作提出了什么新要求。可搜集以批判性思维获得创新成果的实例,说明破除迷信的意义和独立思考的价值。

三、学情分析

知识经验分析:本框题为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题,学生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初步感悟了哲学智慧,养成了一定的哲学思维。前面几节课的内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不仅仅是变化和过程,而且蕴含了前进的、上升的趋势;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内部诸要素以及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构成和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这些知识储备和学科思维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心智特征分析: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以发展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高二的学生总体上仍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发展阶段,形象思维比较强,抽象思维在逐步发展中,理性认识有待提高,而哲学是一种思维科学,理论比较抽象,无疑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挑战。教师要创设合适的情境,设计有梯度的任务,组织有效的学生活动,通过问题的引导和讨论,全方位、多角度给予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在合作探究中落实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落实核心素养。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们的吃穿住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智能手机的发展是诸多发展成就的缩影。考虑到大多数人都有使用智能手机的经历,学生有现实观察和丰富的体验,所以本框题教学设计以华为Mate60Pro手机为背景创设学习情境,设置序列活动,推进教学过程。

四、教学目标

(一)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精神

通过“唤醒:未来已来,劈波斩浪奔山海”“换芯:蛰伏四年,今朝破茧终成蝶”“焕新:回首来路,轻舟已过万重山”三个议学环节,深入领会在这一社会变革和实践创新的过程中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树立科学精神,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对社会实践能作出科学的解释、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选择,能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社会发展。

2.政治认同

通过对“华为打赢新时代的‘上甘岭战役’”这一中心议题的深入探讨,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能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崇高理想。

3.公共参与

在学习和生活中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脚踏实地,从点滴小事做起,坚定信心,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勇于面对困难与挑战。

(二)学科能力目标

1.学习理解

知道发展的实质,理解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能描述事物的发展过程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2.实践应用

能结合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说明发展的实质。能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现实问题。

3.迁移创新

能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深刻认同。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