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天然气管道投产过程中氮气置换过程中注氮量的分析与确定
虽然“边站场边线路”投产工艺下氮气量的组成部分较“先站场后线路”少,但从现场数据分析,“先站场后线路”投产工艺氮气的实际使用量仍比“边站场边线路”少,这是由千:
(1) 采用“先站场后线路”对站 场进行 氮气置换时,氮气推进速度慢,气体体积流量小,因检漏与设备更换产生的放空量就少;
(2)采用“边站场边线路”对全线进行置换时,站场的置换速度与管线上的置换
速度一致,而站场发生泄漏、设备更换频率较高,在补漏、设备更换时需要对部分管线放空,由千速度较快,由这些工作造成的放空董较大。
此外,在进行检 补漏、更换设备的工作时,采用“ 边站场边线路”投产工艺需 要在站场和管线上同时安排检测入员,增加了检测入员的需求量。
考虑地形条件的注氮量计算模型
平原地区注氮昼计算模型
置换过程作如下假设:@天然气与氮气混气段与氮气和空气的混气段混气情况相似,假设两段的混气长度相等;@忽略各段之间微小压差的变化;@纯氮气段要足够长才能保证管道的安全,根据西气东输等管线的运行经验,纯氮气段取总混气长度(氮气与空气的混气长度和氮气与天然气的混气长度之和)的50%。总的氮气隔离段包括天然气与氮气的混气段、纯氮气段、氮气与空气的混气段,根据公式(4-3),结合纯氮气量的长度,则总的氮气隔离段为:
总的注氮量为:
L总=(5.87~7.65)v0
93(一L)°“DD
(5-1)
式中 mN,一一注氮量,m乌
mN,=pN2V丛
(5-2)
PN,—一氮气所处压力温度下的密度,Prr;
VN,一一氮气在管道中的管容,m3.
空气和氮气混合段可采用式(5-3)计算混合段氮气平均含量见
- K,
C= fcN,dlILm
七,
式中 CN,_ 混合段中氮气的摩尔浓度。
(5-3)
对不同置换速度下氮气平均摩尔浓度进行计算,可知混合段中氮气平均含量的波动
范围为0.6仓0.69(为安全起见取为0.7)。则氮气在氮气与空气的混合段的体积VN护
冗VN,1-=v0..7,4-
冗
D丸 (5-4)
由千两段混气段的情况相似,天然气与氮气的混气段中氮气的含量也取 0.7, 则氮气在氮气与天然气混气段的体积VN,2:
纯氮气段氮气的体积VN3,:
VN,2=0.7 D丸
冗4
冗
(5-5)
,, 4 ..则氮气总的体积 VN:
,, 4 ..
VN,3=::冗.._D2L
(5-6)
冗V,.,=2.4 D飞 (5-7)
冗
4
将混气长度和氮气在管道中的管容带入公式(5-2),得到总的注氮量的计算公式:
m,.,,,=PN,x2.4巴D1Lm=k(S.27~6.89)v0.39L0S3D247p,.,,1+V (5-8)
4
式中k一一修正系数,根据不同投产工艺和置换长度来确定;
V一根据投产工艺确定的站场、阀室用氮量及氮气封存量,m30
根据4.4.4节管长对混气长度影响的研究,随着管道长度的增加混气长度的增长率R逐渐减小,k=lfR丛,心。由于模拟过程中忽略了沿程由阀门操作和人为因素造成的管线扰动,结合现场投产数据,管长越长扰动越大,对混气量的影响越大,所以根据管长不
同对K进行取值,LOkm时,K取0.5;20kml:550km时,k取1;当50kmL:5100km
时,k取1.15;当lOOkmL200km时,K取1.55;当L200km时,K取1.8。
5.2.2不同坡度下注氮量计算模型
根据4.5.1、4.5.2节中对不同坡度下管道混气规律的研究,得出不同坡度下,上坡段混气长度公式为:
L =(2.31~2.97)v02(3一L)0.820-008
9e(0- 70°) (S-9)
D D
下坡段混气长度公式为:
L =(3.17 ~3.42)v0.2(3
一L)o.50002
8e(0~7o·) (5-10)
D D
总的注氮量为: m凡=p尺v凡
管容按平地进行计算,即VN,=2.4f冗矿L,;,,因此注氮量的公式为:
上坡:
mN,=2.4王p心矿L,.=(2.97~4.35)v0.23产 D.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梯形螺纹详解.docx
- 梯形中位线教案.docx
- 锑的选矿现状及发展趋势.docx
- 提案单格式分析和总结.docx
- 提案管理流程图.docx
- 提单格式单WORD格式.docx
- 提高SOLIDWORKS绘图速度需注意几点.docx
- 提高混凝土质量的QC攻关.docx
- 提高教师观察能力的有效方法.docx
- 提高教学技能心得体会.doc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