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秀教案.pdfVIP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诗三首》优秀教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21古诗三首

课题古诗三首课型讲读课文授课2课时

时间

1.认读“芙、蓉”等7个字,会写“芙、蓉、洛”等8个字,理解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

教学

目标自学能力。

3.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4.体会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

教学

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

教学

难点体会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

第一课时

1.认读“芙、蓉、洛”3个字,会写“芙、蓉、洛、壶”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能默写古诗《芙蓉楼送辛渐》。

教学3.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抓住“冰心”“玉壶”等词语

目标理解诗句。

4.体会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

情。

教具

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解题导入,介绍作者

离别这种情感自古有之,与友人分别时或是表达朋友

间的深情厚谊,或是表白自己的心志,这种种的离情别绪

导入都凝聚在这字字凝练的古诗中。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

()送别诗?

分钟

预设:《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送

孟浩然之广陵》等。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芙蓉楼送

辛渐》。

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汤显祖》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2.揭题: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

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板书课题,齐读。

(板书:芙蓉楼送辛渐)出示课件,一是提

3.解题:学习古诗,应从题目入手,你从题目中知道示学生要用以前学过

了什么?【课件出示2】的方法来学习古诗,学

“芙蓉楼”是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送”是生做到心中有数,按部

送别的意思。“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题目的意思是:就班地进行学习;二是

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提供自学提纲,放手让

4.作者简介:【课件出示3】学生去学习,既目标明

王昌龄(698-756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确,有章可循,又不拘

安)人,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写七言绝句,后形式,方法灵活,以解

人称王昌龄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

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5.写作背景:【课件出示4】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