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卑未敢忘忧国———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南宋爱国诗词教学.pdfVIP

位卑未敢忘忧国———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南宋爱国诗词教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位卑未敢忘忧国———核心素养视域下的

南宋爱国诗词教学

作者:吴广岭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8年第5期

摘要:爱国精神贯穿古今,南宋诗词尤为强烈,有忧国忧民的悲伤,有山河破碎的悲愤,

更有反抗外侮的悲壮。教学南宋诗词,我们不必字字落实,既要防止脱离背景,也要避免过度

拓展。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笔者整合爱国主题,形成南宋组诗教学,有效拓展,熟读成诵,协

同发展语言和思维,为学生打下民族精神文化的底子。

关键词:爱国整合诵读

爱国精神,从古至今源源不断地贯注于诗词瀚海之中,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和催人奋

起的精神动力。南宋诗词以其独特的肃穆之美,抒写亡国之痛、恢复之志,矗立起文学史上一

座丰碑。

一、南宋诗词的爱国精神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爱国精神多为关心民众疾苦、热爱祖国山河、传承人民智慧,而南宋始

终处于外族入侵压力之下,危险的加剧致使这一时期诗词的爱国情感更为浓烈,也更为无奈。

南宋诗词里蕴含爱国精神的作品远多于各朝各代,这种民族忧患意识显示出区别于其他时代的

主要特征。

1.忧国忧民,悲伤之情

《诗词散论》中总结:“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南宋诗

词在爱国精神的表现上,虽没有唐诗的浪漫色彩和豪迈气势,但在饱受战乱时期,南宋诗人多

因个人情感渗入,把爱国精神注入更多悲情色彩,显得十分浓烈。很多南宋诗人渴望祖国统一,

苦盼人民安居乐业。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三秦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

散关”等,都反映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南宋诗人始终心系天下的爱国情愫。

2.山河破碎,悲愤之情

南宋诗词里也有通过描写祖国大好河山来体现爱国精神的,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

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两句描写沦陷区山河的壮美,充满了向往之

情。然而国家破碎,美好河山已成金人腹地,字里行间满是沉痛,饱含爱国深情,正所谓“以

乐景写哀,则哀感倍生”。沦陷区的北宋遗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朝廷怎样了呢?《题

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这里的西湖山色与楼台歌舞描写。

实为诗人林升抨击南宋权贵沉迷歌舞、声色犬马之态,借美景乐事抒发满怀悲愤之情。

3.反抗外侮,悲壮之情

南宋的爱国精神,集中表现在反抗外侮上。岌岌可危的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而闲居家乡

的陆游仍心系国家,年老多病却不忘勇赴沙场:“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巾帼

不让须眉,女词人李清照也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抗金将领辛

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渴望报国杀敌,沙场秋点兵。民族英雄岳飞“壮志饥

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抒复仇之大愤怒、忠国之大抱负、统一之大主旨,似血书疾行,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更是爱国精神的呐喊。南宋末期的文天祥,被捕就义前凛然宣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

心照汗青”……这些反抗外侮的南宋诗词,是中华民族千古不朽的壮歌。

二、南宋诗词教学的弊端

1.字字落实,面面俱到

很多教师通常把南宋诗词打散,忽视了整体欣赏和思想性挖掘。学生在学习中得不到深入

心底的思想震撼,而只是陷入枯燥的字词漩涡中。老师们惯用的方法都是字字落实,句句过关,

翻译通顺,再到诗歌主旨,最后背诵、默写。这样死记硬背,容易固化思维,束缚学生感悟诗

歌的积极性,更谈不上爱国精神的传递。若以此法教《游山西村》,几乎找不到爱国之情。其

实陆游是南宋主战派,因遭排挤被贬回乡,空有一腔报国热忱,做客山村,突然“山重水复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