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PAGE1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二甲苯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稀释剂
化学品英文名称: THINNERX-7F化学式:
企业名称: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传真号码:
电话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国家应急电话: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混合物■
物质成分
浓度
CAS.NO
二甲苯
95%~99%
1330-20-7
其它添加剂
1%~5%
67-63-0,71-36-3
第三部分:健康危害
危险性类别:第3.3类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蒸汽对呼吸道、黏膜、皮肤有刺激作用。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 入:用清水漱口,就医。
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PAGEPAGE
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PAGE
PAGE2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有害燃烧产物:CO CO2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扑火。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切断火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溢漏液收集在密闭容器内,用砂土、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易燃,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储存注意事项:储存在5-30℃的避光、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容器保持密封,保质期为自生产之日起半年,客户使用时请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仓库内照明,通风设施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库外,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切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罩(半面罩)。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必要时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注意个人卫生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沸程(℃): 135-146
相对密度(25℃):0.84-0.88蒸气压(mmHg): 34mmHg
闪点(℃): 23℃
引燃温度(℃): 528
爆炸极限(下限),%(vol):1.0
(上限),%(vol):7.0
溶解性: 能够与醇、酯、酮、苯、氯仿、烃类衍生物、树脂及油类等有机物质相溶。主要用途:主要用来稀释溶剂型绝缘油、胶粘剂、涂料,用在其它途径时请先咨询。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
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热,静电聚合危害:不能发生
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LD50:5000mg/kg(大鼠经口)。
第十二部分:环境资料
应注意对水体的危害。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用控制焚烧法处理、可回收处理。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33535
UN编号: 1307
包装标志: 7
包装类别: Ⅲ
包装方法: 用塑料桶包装,20L/桶
运输注意事项:防止日光暴晒,贮存在阴凉通风处,容器必须密封,与火种、氧化剂隔开。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02-17发布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
《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第十六部分:其它信息
资料整理部门:技术部日期:2020.0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