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艾条灸法技术
艾条灸法技术是用点燃的艾条作用于选定的穴位或病痛部位之上,通过艾条的温热和药力作用刺激穴位或病痛部位,从而达到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治疾病等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技术。
【适用范围】
艾条灸法技术适用于:①各种慢性虚寒型疾病及寒湿所致的疼痛,如胃脘痛、腰背酸痛、四肢凉痛、月经寒痛等;②气虚下陷所致的脏器下垂;③脾肾阳虚、元气暴脱所致的久泻、遗尿、遗精、阳痿、虚脱、休克等。
【评估】
1.治疗室环境及温度。
2.患者主要症状、既往史、是否妊娠或处于月经期。
3.患者有无哮喘病史、艾绒过敏史、出血史。
4.患者施灸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热和气味的耐受程度。
【告知】
1.艾灸的作用、操作方法。取得患者信任,嘱咐患者排空二便。
2.如在施灸过程中出现头昏眼花、恶心、颜面苍白、心慌出汗等不适感,应及时告知操作者。
3.个别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艾灸的部位可能会出现水疱。
4.灸后注意保暖,饮食宜清淡。
【物品准备】
艾条、治疗盘、酒精灯、打火机、弯盘、广口瓶、纱布、治疗巾,必要时准备浴巾、屏风。
【基本操作方法】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调节室内温度。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3.根据施灸部位,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的体位,确定并充分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护隐私及保暖。
4.点燃艾条,进行施灸。
5.常用的施灸方法有以下三种。
(1)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悬空距离皮肤2~3cm,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为宜,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2)雀啄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2~3cm,一上一下进行施灸,如此反复,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3)回旋灸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方2cm处,反复旋转移动范围约为3cm,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6.施灸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患者皮肤情况。如有艾灰,及时用纱布清洁,或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
7.施灸结束,立即将艾条插入广口瓶,熄灭艾火。
8.清洁施灸部位皮肤,协助患者穿衣,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9.酌情开窗通风,注意保暖,避免吹对流风。
10.处理用物,洗手。记录艾灸治疗时间、部位、施灸方法及患者皮肤情况等。注意观察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1.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和腰骶部,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处,有出血倾向者不宜施灸;空腹或餐后一小时内也不宜施灸。
2.一般情况下,施灸顺序为自上而下,先头身,后四肢,先腰背,后胸腹。
3.施灸时应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衣物。
4.注意观察皮肤情况,对糖尿病、肢体麻木及感觉迟钝的患者,尤其应注意防止烫伤或灼伤。
5.如局部皮肤出现小水疱,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可在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泡液,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艾条灸法技术操作流程图】
【艾条灸法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需要修改请直接站内联系。专业医学课件制作,医学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医学相关写作与发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