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生態學知識;§1-1-1生態學定義;二、生態學形成和發展的四個階段
(一)生態學知識的累積階段:生態現象描述
西元前300年,古希臘Theophrastus植物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古羅馬Pliny(西元23~79年)將動物分為陸生、水生、飛翔三大生態類群。
西元前200年我國古籍《管子.地員篇》水分梯度與植物組成的關係——《管子,地員篇》中,有關《管子,地員篇》中,有關江淮平原上沼澤植物種類的帶狀分佈與水文、土質的關係。;(一)生態學知識的累積階段;生態學知識累積階段;生態學形成和發展的幾個階段;生態學形成和發展的幾個階段;個體生態學與群落生態學階段
(1866-1935);個體生態學與群落生態學階段
(1866-1935);生態學形成和發展的幾個階段;生態系統生態學階段
(1935-1962);生態系統生態學階段
(1935-1962);生態學形成和發展的幾個階段;生態學向調控與???程方向發展階段(1962-);生態學向調控與工程方向發展階段(1962-);生態學向調控與工程方向發展階段(1962-);生態學向調控與工程方向發展階段(1962-);生態學向調控與工程方向發展階段(1962-);生態學向調控與工程方向發展階段(1962-);二、生態系統的概念及其基本規律
;2、生態系統的概念
生態系統:在一定空間內生物群落與非生物環境相互作用的統一體。
生態系統的概念強調了生物與環境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觀點:
在生態系統中,生物成分與生物成分,生物成分與非生物成分之間,通過能量流動,物質迴圈和資訊傳遞而相互溝通,相互儲存,相互影響和制約,任一種成分或過程的破壞和變化,都將影響系統的穩定和存在。
地球上的生態系統多種多樣,可大可小,大至整個生物圈,小至一個養魚的魚缸,都可以是一個生態系統。
;3生態系統的組成
生態子系統由二大部分和四種基本成分組成
二大部分: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
四種基本成分:非生物環境、生產者、消費者、還原者。
;3.1非生物環境
非生物環境是生物生活的場所,物質和能量的源泉,也是物質交換的地方。
非生物環境:氣候因數,如光、溫度、及其它物理因素。
無機物質:如碳、氧、氮、水及礦質鹽分等。
有機物質:如糖、蛋白質、脂類、腐殖質等。
;3.2生產者
生產者主要是利用太陽能將簡單的無機物合成有機物(食物)物綠色植物,也包括光合細菌和化能細菌。
生產者屬於生物中的自養生物,如森林中的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海洋和湖泊中的浮游植物等,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將太陽能源不斷地輸入生態系統,成為消費者和還原者的唯一的能源。
;3.3消費者
消費者主要指動物,屬於異養生物,自己不能利用太陽來生產食物,只能依靠生產者,直接或間接以綠色植物為食,從中獲取能量。
根據消費者食性的不同又可分為5類:
①草食動物:直接以植物為營養的動物,故又稱為初級消費者或一級消費者,如牛、馬、兔
;②肉食動物:以草食動物或其他動物為食的動物,又可再分為:一級肉食動物,又稱二級消費者,如食昆蟲的鳥類、蛙、捕食鼠類的黃鼠狼、捕食小魚的大魚。
二級肉食動物,又稱三級消費者,以第一級肉食動物為食的動物,如狐狸、狼、蛇、獅、虎、豹等。
有的二級肉食動物還可為其他動物所捕食,會出現三級肉食動物(四級消費者),會出現三級肉食蛇類,但專以二級肉食動物為食的三級肉食動物並不多見。
;③寄生者:是特殊的消費者,有草食性寄生者,也有肉食性寄生者,前者如線蟲、菌類、寄生植物,後者如蚊子,蛔蟲、跳蚤。
④雜食動物:為雜食消費者,既食植物、又食動物,如熊、鯉魚、狗、豬、人類。
⑤腐食性生物:是一類特殊的消費者,以動物植物屍體為食,如蚯蚓、白蟻、禿鷲等。也有以動物糞便為食的。如蟑螂。
;3.4還原者
還原者也屬異養生物,是小型消費者,主要是細菌,真菌等微生物。
功能:把複雜的動植物有機殘體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而歸還到環境中,供生產者重新利用,同時,自己也得到食物和能量。由於還原者的功能是分解作用。故也稱為分解者。
如果沒有還原者,地球表面將堆滿動植物屍體。組成生態系統的是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二大部分,缺一不可,但生物是核心,而綠色植物又是核心的核心。因為只有綠色植物才能固定和轉化光能,將無機物合成供自己需要和消費者利用的有機物。
;4生態系統的基本結構
生態系統的結構:形態結構,營養結構
4.1形態結構
生態系統的形態結構:指生物的空間,時間上的配置和變化。即前面講的垂直、水準和時間格局。
4.2營養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
生態系統中的各種成分之間最重要的聯繫是通過營養來實現的,即通過食物鏈而把生物與非生物,生產者與消費者連成一個整體。
;食物鏈:指由於營養關係在生物之間形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