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县里的西门庆:论恶人之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河县里的西门庆:论恶人之乐

在涉及本文主题“西门庆与恶人之乐”之前,我们先来简要地了解一下《金瓶梅》这部小说的叙事特点。《金瓶梅》以明代山东清河县市井日常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以官商西门庆及其众妻妾为核心的“欲望故事”。《金瓶梅》的叙事以宋代为幌子,实际上讲的是明代的事情。据日本学者考证,《金瓶梅》的叙事时间跨度大约为15年,即从公元1112年(北宋正和二年)秋至公元1127年(南宋建炎元年)秋,并由此将吴月娘与西门庆之子孝哥出家时的年龄改为10岁。但是,《金瓶梅》中分明说吴月娘,“领着十五岁的孝哥儿”,去济南府投奔西门庆生前的结拜兄弟云离守。(第1483页)又说,吴月娘面对着孝哥儿将要出家之际的削发仪式,便恸哭了一场,心里想,生养他“到十五岁,指望承家嗣,不想被这个老师幻化去了。”(第1489页)可是,那雪涧和尚遇见逃难途中的吴月娘,对她大叫:“你曾记得十年前,……你许下我徒弟,如何不与我?”(第1484页)所谓“十年前”,就是西门庆去世、孝哥出生的那年秋天,吴月娘泰山进香之时,这似乎证明了《金瓶梅》结尾时,孝哥的确是10岁,小说叙事时间跨度也就是15年。但小说家非历史学家,小说叙事时间也无法与历史时间完全对应。何况《金瓶梅》中的确有叙事上的混乱之处。不过,小说的叙事时间本身是有迹可循的。西门庆登场的时间为9月25日(27岁),姑且称“西门元年”,那时候武大郎之女迎儿为12岁(第9页)。西门庆死亡的时间是正月21日(33岁),是为“西门6年”(第1214页),这也正是孝哥在小说中登场的时间(姑且称“孝哥元年”,第1215页),而此时武大郎之女迎儿18岁,到年底才满19岁(第1308页)。小说结尾时间是“孝哥15年”正月(小说中明言孝哥就是“西门庆托生”,第1489页)。因此,整部小说叙事的时间跨度大约20年。但这20年叙事时间并非平均分配,而是前重后轻、前疏后密、前缓后急、前主后次。可以说前80回是“因”,后20回是“果”。开局时尽享繁华,认娼作妻;结局时妻离子散,妻入娼门,果然是“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读到后面20回的时候,真有“如脱春温而入于秋肃”(鲁迅语)之感。其叙事中冷热兴衰、悲喜交加、起承转合,有如江河之势,颇有史家气象。清人张竹坡对《金瓶梅》评价极高,他认为,“《金瓶梅》是一部《史记》。然《史记》有独传有合传,却是分开做的。《金瓶梅》却是一百回共成一传,而千百人总合一传,内却又断断续续,各人自有一传,固知作《金瓶》者必能作《史记》也。”又说“吾所谓《史记》易于《金瓶》,盖谓《史记》分做,而《金瓶》全做。即使龙门复生,亦必不谓予左袒《金瓶》。而予亦并非谓《史记》反不妙于《金瓶》,然而《金瓶》却全得《史记》之妙也。文章得失,惟有心者知之。”

尽管张竹坡一再强调读《金瓶梅》不要局限于“事实”,而要将它“当文章看”(也可以理解为“当文学看”),但他并没有解释这篇一百回的大文章,为什么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后半部似乎是要给所有人物的结局一个交代,用来诠释“因果报应”的观念,但文脉不甚连贯,读着像是在读“续书”。既然“一百回只是一回”,“因一人写出一县”,“因一家写出多家”,“写十百千人皆如写一人”,那么,现传主已死,硬将孝哥儿作为“托生”者出场,叙事上十分勉强。另外,从文章“布局结构”和“意义结构”之关系的角度看,自“西门元年”秋开始,到“西门6年”春(西门庆葬礼结束)之间的5年,整整写了80回;而自“孝哥元年”正月始,到“孝哥15年”正月之间的15年,只写了20回。可见,其重心还是在前80回约80万字,叙事舒缓而细腻;而后面20回约20万字,叙事急促且粗糙。也就是说,后面20回,在“价值观念”上有了合法性,但文学上的合法性并不充足;“布局结构”和“意义结构”之间出现断裂。《红楼梦》就不会出这种问题,其叙事结构完整、细节精美、详略得体、大开大合、百无一漏,叙事技法的确要高出一筹。不过仅看《金瓶梅》中从西门庆登场到去世的80回,其叙事结构和意义结构也很完整,后20回则虎头蛇尾。今天看,《金瓶梅》就是一个“欲望故事”的结构。这一故事结构有它自身的意义和合法性,无需用“因果报应”观念去否定它。《金瓶梅》之所以成为流传千载的名著,正是因为有了前面80回,那种对“欲望化”的日常生活情节纤毫毕露的描摹,以及对这些“欲望故事”展开过程中的复杂社会背景、历史条件细致入微的叙述。

就此而言,《金瓶梅》与《红楼梦》为中国叙事文学之“双壁”(犹如俄罗斯文学中的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大可不必褒此贬彼,使之形如水火。综观《红楼梦》和《金瓶梅》之主题,一者写“情”(贾宝玉为“情圣”),一者写“欲”(西门庆乃“欲郎”)。这里的“情”和“欲”,都是中国传统文学(无论它属“诗骚”还是“史传”、“缘情”还是“言志”)中所忌讳、所逃避、要删除的。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