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聊斋志异》中的恶神形象研究
摘要《聊斋志异》中除了一大批光彩夺目的花妖狐魅的形象外,还有数量不多但让人印象深刻的恶神形象,主要有三类:天神、地祇神、人鬼神。这些恶神给自然界、人类社会带来灾难,甚至危害人类的性命;或是具有人的某些恶劣的品行,如好色、喜欢阿谀奉承等等,蒲松龄借这些形象以反映现实、讽刺现实。
关键词《聊斋志异》恶神特质人神关系文化意蕴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①,其中的狐鬼花妖精魅成为目前研究者关注较多的形象,而其中的神尤其是恶神则很少获得关注,因此笔者打算梳理一下其中恶神的种类,并分析其特质及其所反映的人神关系,最后探讨蒲松龄创造恶神形象的原因。
一般来说,在人们的观念中聪明正直为神,即神在品性上是善的,似乎并不存在恶神之说。因此在进行分析之前,我们首先对恶神做一下界定。恶神这个词包括了两部分:恶、神。我们所说的恶,是从伦理道德角度判定的。道德不仅具有阶级性,而且具有超越阶级的共同性,如在生产活动、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以及处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几个阶级之间会存在超越阶级的共同利益。因此,恶主要是指违背人类普遍伦理道德的人或事,这是其核心的意义;次要的则是指违背政治伦理道德的人或事。神的内涵比较广阔,指神话中的神以及宗教神,由此扩展则是外延意义上的神,以民俗中的神为主。那么恶神也就具有了以下含义:一般意义上是指违背人类普遍伦理道德的神,特殊意义上是指违背政治伦理道德的神。
一、《聊斋志异》中恶神的类型
《聊斋志异》中恶神的类型,按照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对殷人的鬼神崇拜系统的划分②,可以分为三类:天神、地祇神、人鬼神,列表如下:
表一:
可见,上述恶神主要是给自然界、人类社会带来灾难,甚至危害人类的性命。给自然界带来灾害的如风神(《绛妃》)、蝗神(《柳秀才》)。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的有六畜瘟神(《牛癀》)。危及人的性命如龙(《龙戏珠》)、龙窝君(《晚霞》)、柳毅(洞庭君)(《织成》)、土地夫人(《土地夫人》)、梅姑(《金姑夫》)、岳神(《岳神》)、历城城隍(《皂隶》)、碧霞元君(《周生》)。还有的恶神耗民钱财,如吴地城隍神(《吴令》)。
二、《聊斋志异》中恶神的特质及其所反映的人神关系
(一)《聊斋志异》中恶神的特质
1.恶神的特性
(1)恶神的完全人格化和人间化
“所谓神的人格化,其含义并不仅限于同形,更重要的内容是与人同‘性’,即在思想、感情、意欲……等方面具有与人相同或相似的性格。”④
《聊斋志异》中恶神的人格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形象上,恶神即便是一些物类神也与人无异。如蝗神(《柳秀才》)为“高髻褐帔”⑤的妇人形象;六畜瘟神(《牛癀》)为人的形象,“首着围领”⑥;龙窝君(《晚霞》)为人形象,“兜牟坐”⑦;青蛙神(《青蛙神》)为老叟形象,“类七八十岁人”⑧;土地夫人(《土地夫人》)为“一美人,顾盼甚殷”⑨。
其次,在性格上,《聊斋志异》恶神的性格很丰富,与人一样,具有种种恶的性格弱点:好色、贪污受贿、徇私枉法、妒忌、爱慕虚荣等,分类如下:
第一,荒淫好色。如土地夫人(《土地夫人》)、洞庭龙王(《白秋练》)、五通(《五通》、《五通》又)。
第二,贪污受贿、徇私枉法、卖官鬻爵。如《席方平》中的冥王、郡司、城隍,《小谢》中的城隍,《公孙夏》中的冥府十一皇子。
第三,善于妒忌、猜忌多疑。如风神(《绛妃》)“飞扬成性,忌嫉为心。济恶以才,妒为醉骨;射人于暗,奸类含沙”⑩。柳毅(《织成》)为洞庭君女婿,后继位为洞庭君,为慑服水怪,需戴鬼面,“昼戴夜除;久之渐习,忘除,遂与面合为一。毅揽镜自惭,故行人泛湖,或以手指物,则疑为指己也;以手覆额,则疑其窥己也;风波辄起,舟多覆”。
第四,爱慕虚荣、喜欢阿谀奉承。如苏州大王(《夏雪》)。
(2)恶神的完全人间化
所谓神的人间化,主要是指神的居住环境以及生活习俗等具有了人间的特点。
首先是居住环境的人间化。龙宫(《晚霞》)如人间一样有宫殿;冥府(《席方平》)一如人间,有城邑,而且有城隍、郡司、冥王三级官吏。
其次是行为做派犹如人间。如蝗神(《柳秀才》)为“妇高髻褐帔,独控老苍卫,缓蹇北度”,犹如人间女子一样骑驴而行。龙窝君(《晚霞》)欣赏艺人耍杂伎,赏赐表现好的艺人蒋阿端:“龙窝君嘉其惠悟,赐五文裤褶,鱼须金束发,上嵌夜光珠。”还有应酬,带着自己的艺人为吴江王祝寿。其居住环境、生活习俗及行为做派与人间的权贵无异。青蛙神(《青蛙神》)的居所为“一朱门,楼阁华好”。还有的恶神排场宏大,出行有车马,仆人侍卫成群,犹如皇宫贵族的气派。如洞庭君(《织成》)“冠服类王者”,“羽葆人马,纷立水面,王者下舟登舆”。可见,在当时人们心中,恶神的生活与人间贵族的生活是等同的,那就是奢侈荣华,派头十足。
最后是恶神与人间结为姻亲关系时,如人间一样会让媒人说媒、下聘礼、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五显”与“五通”名号流变探析.doc
- 《聊斋志异》与江南俗信.doc
- 《太郡宝卷》和五通神信仰的变迁.doc
- 《子不语》市井人物出现情况及原因探析.doc
- 财神与邪神:近代江南五通神的双重身份.doc
- 从《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看明清时期苏州民间信仰与社会的互动性.doc
- 从《夷坚志》看南宋皖江地区民间信仰.doc
- 从民间信仰与通俗文学的互动看五通神形象的演变.doc
- 古代衙门为何如此迷信鬼神.doc
- 贵州傩戏还五显论略.doc
- 跨学科教学活动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外卖包装设计对顾客用餐后口碑传播意愿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虚拟现实在虚拟现实游戏设计与开发职业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精品酒店服务创新与顾客忠诚度培育的顾客忠诚度提升路径与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民族地区人工智能教育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新能源汽车品牌营销案例研究:2025年传播策略与品牌价值传播效果评估报告.docx
- 社区养老助餐市场2025年跨境营养配餐趋势预测及应对策略.docx
- 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突破与新能源汽车市场拓展策略报告.docx
- 元宇宙虚拟现实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与实践报告.docx
- 社区养老助餐新模式探索:2025年老年营养配餐系统市场前景预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