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5q-综合征 .pdf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独特的5q-综合征

作者: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李洪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s,MDS)是以无效造血,外周

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异质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HSC)恶性血液肿瘤疾病,2016修订的

WHO髓系肿瘤与急性白血病分类中的MDS分为以下几个类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ticsyndromes,MDS)是以无效造血,外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异质

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恶性血液肿瘤,2016修订的WHO髓系肿瘤与急性白血病分类中中

MDS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

•MDSwithsinglelineagedysplasia(MDS-SLD)

•MDSwithringsideroblasts(MDS-RS)

•MDS-RSandsinglelineagedysplasia(MDS-RS-SLD)

•MDS-RSandmultilineagedysplasia(MDS-RS-MLD)

•MDSwithmultilineagedysplasia(MDS-MLD)

•MDSwithexcessblasts(MDS-EB)

•MDSwithisolateddel(5q)

•MDS,unclassifiable

•Provisionalentity:Refractorycytopeniaofchildhood

5q-综合征作为这类疾病的一个亚型从骨髓细胞形态到染色体核型都独具特点,笔者

对这一特殊疾病做一梳理、总结。

5q-综合征研究发展里程碑(图1)[2]

图15q综合征的时间线和里程碑

5q综合征的时间线和里程碑:1974年VandenBerghe等第一次报告了5q-综合征;

2002年Boultwood等对常见缺失区域的缩小和基因组的注释;2005-2006年List等对

来那度胺的临床试验;2007年Boultwood等发现GEP和其它候选单倍体功能不足基因;

2008年Ebert等确认RPS14为5q综合征(发病)基因;2010年Barlow等对小鼠模式

的5q-综合征和P53激活的描述,同年Starczynowski等证明miR-145和miR-146a作

为5q-综合征的中介;2012年Payne等、Yip等,发现左旋亮氨酸作为潜在的新的治疗

试剂;2013年Caceres等提出cenersen等为潜在的新的治疗试剂;2014年Woll等明

确干细胞来源证据,同年Schneider等提出CSNK1A1单倍体功能不足和突变以及克隆性

扩增的潜在机制。

临床、形态学及遗传学特点

5q-综合征最早是由VandenBerghe等人在1974年文章中描述:大细胞性贫血、

红系增生异常、血小板正常或升高、低核叶巨核细胞(见图2、3)[3]和5号染色体的长

臂中间部分(5q13-q31)的缺失(见图4)[3]。单纯5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好发于中

老年女性、伴有顽固性大细胞性贫血、PLT正常或增加、巨核细胞分叶不良及骨髓原始细

胞数0.050、预后好、转白率低(约10%)是本病的特点[4]。近期研究发现,mds伴

del=(=5q)异常孤立表达与伴一个低危细胞遗传学异常表达的预后类似,基于以上认

识,mds伴孤立的del=(=

图2单圆核异常巨核细胞,体积较小,骨髓涂片(瑞氏染色,1000×)

图3单圆核异常巨核细胞,体积较小,骨髓活检(HE,400×)

图4染色体核型异常dle(5)(q13q33)

发病机制及治疗

5q-综合征普遍缺失区域(commonlydeletedregion,CDR)包含40个表达于造血

干、祖细胞的基因,大量研究发现这些基因表达减低,但是所有的测序结果证实这些基因

均未发生突变,这表明单倍体功能不足(Haploinsufficiency,一个等位基因功能的缺失

而导致)可能是5q-综合征发病的主要原因[6]。5q-综合症的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