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荣耀与悲凉: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宏观单元线索中的微观教学设计
高中第三组浏阳一中詹炎军
一、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讲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的历史。整个单元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为基础,结合中国历史实际,展示了中国自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大一统封建国家建立和巩固的过程。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是第2课《列国纷争与变法运动》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的前奏。从社会转型角度来看,秦朝实现了从早期国家向成熟国家的转型。所以将本课的重点放在探究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
学情:学生对秦朝历史相对比较熟悉,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学习过《中国历史》。第9课《秦统一中国》,学生学习了秦统一条件(民心、用人、变法、策略)、巩固措施(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和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灵渠和长城);第10课学生学习了秦朝暴政(徭役、兵役、税负、刑法)、陈胜吴广起义和楚汉之争。
教材处理:根据学科特点,有选择的使用高中教材和补充材料。本课从荣耀与悲凉的角度立意,将教材内容整合为两部分:荣耀—秦的统一;悲凉—秦的速亡。
四、教学目标
学科素养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水平4
唯物史观
能够知道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理解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
能够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角度来理解秦的统一和周秦制度的变化。
时空观念
能够通过比较《战国形势图与《秦朝形势图》,概述秦统一的过程及疆域的扩展。
能够利用《战国形势图》《秦朝形势图》等材料,在春秋战国这一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中认识秦统一的历史必然性。
历史解释
能够充分利用相关史料概述秦朝统一的条件。
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多角度分析秦朝速亡的原因。
家国情怀
通过概述秦巩固统一的措施,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认识秦朝统一和制度建设的意义,增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能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全面、客观地认识秦朝统一和制度建设的意义,增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过程】
导入: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学术思想之奠定。——钱穆《国史大纲》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历史经典著作,营造历史学习情境,以钱穆先生对秦朝评价帮助学生对秦朝历史地位形成初步认识。
一、荣耀:秦的统一
1、疆域统一
图1战国形势图图2秦朝形势图
通过展示战国与秦朝形势图,让学生了解秦统一六国的拓展疆域的全过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和时空观念,理解结束分裂、实现统一是民心所向和历史所趋,秦完成统一有其历史必然性。
2、制度统一
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从中央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两个维度展示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帮助学生全面、直观地了解秦朝制度。
3、经济文化统一
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通过图片形式展示秦朝统一经济文化的措施,引导学生进行原因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探究
材料:“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第二个不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
有学者指出:“秦统一后,中华文明从早期国家发展到成熟的统一国家,”结合材料并运用秦朝政治制度的相关史实对上述观点予以论证。
设计意图:在了解秦朝统一的相关史实基础上,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悲凉:秦的速亡
材料1秦王朝是建立在法家思想理论基础之上的,法家思想的核心是暴力主义原则。秦统一以后,……秦王朝的统治者开始将法家思想推向极端,……使法家思想的潜在危机表面化为社会现实,现实矛盾的激化终于点燃了大泽乡的烈火,使秦国这个风行万里的庞然大物,顷刻间土崩瓦解。
——刘仲一《法家思想与秦朝的速亡》
材料2法家理论并不必然地导致暴政,将法家的重刑思想解读为秦王朝暴政之根源,是对法家思想的误读。秦王朝施政缘法以治,但其统治思想却并不是单纯的法家思想,阴阳家的五德终始理论,不论对于秦王朝还是秦始皇,都起到了相对于法家思想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Beetl2.9 中文文档(学习JAVA知识资料).pdf VIP
- 浙科版2023版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上册《快乐的小农夫》教学设计.docx VIP
- 市场营销策划教学教案.pdf VIP
- 周末安全教育教育主题班会 35张幻灯片.pptx VIP
- 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ptx VIP
- 2025年上海中考复习必背英语考纲词汇表默写(汉英互译).docx VIP
- C语言串讲笔记.pdf VIP
- 2025年上海高考英语复习必背考纲词汇手册默写.pdf VIP
- 浙科版2023版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上册《小小售货员》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5年地震安全法规与减灾常识测试题库及解答集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