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扎染——布里生花
大2班赵叶
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特有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当代生活扎染工艺作品还是随处可见的,如扎染的各种工艺品、衣物、围巾等。对于大班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来说,他们没有扎染工艺制作的真实感知,不了解扎染的流程和制作方法。本学期,我们设置了一个扎染坊,旨在让幼儿体验传统扎染制作,感受民间艺术之美。白布和五颜六色的颜料完美配合,通过洗一洗、扎一扎、折一折、染一染变幻出艳丽的色彩和无穷的图案,带给孩子们视觉上美的享受与冲击。
让幼儿参与民间艺术制作,不仅仅可以激发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幼儿的民族意识初步感知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初遇扎染魅力无穷
最近一次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决定操作区域里的染料和布。但是,孩子们都没有接触过扎染,所以课前我准备了一些扎杂的图片及作品给孩子们欣赏,孩子们都非常感兴趣。果然孩子们表现美和创造的兴趣得到了激发,诗涵非常高兴的说:“老师,我也想试一次。”,有孩子将染料滴在布上,留下了一些像水波纹的图案,分享活动时孩子们发现了这个图案,都觉得很好看。于是,便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些用颜料绘制的衣服扇子图案,孩子们很感兴趣,和扎染之间的额有趣故事便这样开始了。
扎染区域开放前,教师将事先扎染好的作品供幼儿欣常。看到这些别样的扎染花布,孩子们都不梦感“哇!好漂亮!”
幼1:布上的花纹怎么弄上去的?
幼2:这个花纹像是用颜料画上去的。
幼3:我觉得是用机器印上去的。
幼4:是织布机织出来的吗?
师:这种染布方式叫作扎染,扎染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请小朋友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了解一下什么是扎染。于是,孩子们把对扎染的疑问带回家,做起了小小调查员。
支持策略:请家长帮助孩子了解完扎染后,共同思考并行动,你认为哪些东西可以拿来染,哪些工具可以拿来用。
一张调查问卷让孩子们收获满满,将自己在家寻找到的工具类(筷子、毛线、皮筋等)和织物类(笼布,白T恤等)扎染材料投放到了扎染区。
活动反思:有效、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的活动内容,调查问看是幼儿获得已有经验的捷径。幼儿游戏来源于生活,应利用生活化的材料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激发创作乐趣。
二、扎染体验
在扎染区,师生共同搜集材料,投放了白布、各色染料、皮筋、剪刀、雪糕棍、夹子,弹珠等;创设了捆扎区、染色区和晾晒区。
进入扎染区,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工具。球球说:“扎染要先拿皮筋把布扎起来。”话音刚落,大家纷纷对布进行了各种折叠,并用皮筋扎了起来。品禾第一个扎好,看了看染料瓶,取下盖子直接往布上点,可是染料停留在布上并没有像她期待的那样很快被吸收。品禾用疑感的眼神看着眼前的布。他想试试其它的染料,结果却是一样的。他赶紧抬头问老师:“老师,颜色怎么染上去?这样点上,染料会流下来。”诗童看到了大声提议“我想到好办法啦,可以用湿巾!昨晚妈妈就是用湿巾和我一起做扎染的。
我问:“没有湿巾怎么办?”
品禾:“我们可以把布打湿吗?”
我说:“好,那就打湿试一试吧!”
雨彤:“布打湿后,染料被布吸收了。”
活动反思:在初次尝试中,孩子们的操作兴趣浓厚。扎染对于他们来说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但只要多尝试几次,扎染处处是惊喜。在活动中当幼儿出现操作上的问题时,教师没有直接参与指导,而是提供幼儿思考的空间,给予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与自主选择探索材料的权力。
三、制作步骤图
孩子们有了操作经验后,我们商议共同制作“扎染制作步骤图”,让更多的小朋友参与到这项有趣的活动中来。
扎染步骤图:第一步:用水把布打湿并拧干;第二步:折叠扎好布料;第三步:给布染色;第四步:作品晾晒;第五步:作品欣赏。
四、自主操作助推游戏发展
步驶图的出现,让孩子们的操作变得更加顺畅了,他们尝试着不同技法带来的不同感受。
幼:我的布有一条线,像是走钢丝。
幼:我的像蜘蛛网。
幼:我的颜色很多,都变黑了,脏兮兮的。
孩子们在交流互动中自己得出结论:
1.布染成一种颜色是因为皮筋不够紧。
2.多种染料混在一起染会变得脏兮兮。
3.不同材料不同扎法,图案不一样。
活动反思:孩子们在初次尝试中遇到的问题,跟随着不断尝试迎刃而解。他们重新取布再次扎染,成功地扎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在探索中,幼儿有了亲身体验和发现,在与同伴多次尝试、磋商过程中,幼儿对材料、工具与成效之间关系的感知更加深入。
遇到困难时,孩子们主找问题答案,并在不断尝试中解决问题。发现作品不同时,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积极探索操作上的不同,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天客通-小程序商城功能清单.xls VIP
- 冲刺2025中考数学 全国通用 重难点06全等三角形中辅助线模型综合训练(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课件.ppt VIP
- 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工作方案5篇.pdf VIP
- 2023年《刑事影像技术》专业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pdf VIP
- 冲刺2025中考数学 全国通用 重难点06阅读材料填空类(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民事监督申请书 .doc VIP
- word格式模板:简洁表格个人简历模板.docx VIP
- 课题开题报告:职业教育专业认证、质量评价、专业预警调控机制研究.docx VIP
- 中考数学易错100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