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乙字汤来源
乙字汤是一种药,主治各种痔疮、大便燥结、便秘、痔核疼痛,具有消炎、清热、通便功能。孕妇忌服
【出典】:原南阳
【功能】:消炎、清热、通便
【主治】:各种痔疮,大便燥结
【目录】
1.1组成2主治3临床应用4现代药理5加减6用法
组成:柴胡4克,升麻1.5克,甘草、黄芩、大黄各3克,当归5克。
主治:各种痔疮,大便燥结、便秘,痔核疼痛。
临床应用:适用於痔出血、肛门裂伤、脱肛轻症、妇人阴部痒痛。
【现代药理】
1.抗炎:「柴胡皂苷」的抗炎强度与「强体松龙」相似,抗肉芽肿增生比抗渗出作用强。〔当归〕水提出物能降低血管通透性,能抑制血小板释出致炎物质。〔甘草〕具皮质激素样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成分为「甘草甜素」及「甘草次酸」
2.通便:〔大黄〕致泻成分以「番泻疳(去病换弋)A」作用最强,主要作用部位在大肠,使中远段结肠的张力增加,蠕动加快,但并不妨碍小肠的吸收功能。
3.抗菌:〔大黄、黄芩〕均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升麻〕对结核杆菌及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柴胡〕可抗疟原虫,抑制流感病毒,并可增强免疫细胞机能。
4.解热:〔柴胡、黄芩、升麻〕均有解热作用。
【加减】
1.便秘:加重〔大黄〕,再加〔枳实〕。
2.痔痛:加重〔甘草〕,再加〔乳香、猪胆汁〕。
3.痔核:合〔桂枝茯苓丸〕。
4.脱肛便血:加〔黄莲、生地、黑栀子、黑地榆〕。
5.如出血多时,加地榆、苦参、仙鹤草、槐花,炎症严重者加银花、连翘或蒲公英、黄柏等,体虚增加党参、黄芪或太子参、茯苓、龙眼肉等。
【用法】:饭前冷服
日本原南阳创制痔疮名方乙字汤
大约在南北朝末期,中医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到了唐代,日本开始全面学习中国文化,其中包括中医药文化,并在后来发展出汉方医学。在日本江户时代,出了一位著名的汉方医学家原南阳(1752年—1820年)。他一生著作甚多,尤其擅长经方。
据日本《汉方之临床》第10卷记载,原南阳患了痔疮,且出血严重,非常痛苦。于是,他发誓要攻克痔疮。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对痔疮做了分类:“痔之疾五种。夫五痔者,一曰牡痔,二曰牝痔,三曰脉痔,四曰肠痔,五曰血痔。”牡和牝相对,牡为雄,牝为雌,在这里指外痔和内痔。而脉痔相当于现在的肛裂。肠痔则是肛门周围脓肿,并伴有恶寒发热的状况。血痔是指伴有明显便血症状的内痔。中医认为,治痔疮一定要从解热、调血、顺气入手,从根源治疗。
经过反复实践和漫长思考,原南阳终于研究出了一个厉害的方子——乙字汤,这是在日本汉方医学界获得广泛赞誉的痔疮名方。乙字汤由柴胡、黄芩、当归、升麻、甘草、生大黄组成,统观全方,虽然药味不多,但是配伍十分精妙。方中当归和血兼止痛,柴胡、升麻相须使用,有升提举陷之功,可使脱出的痔核内收,黄芩清热解毒,生大黄邪热通便,甘草调和诸药。服用5~10剂,即可收到止痛、止血、痔核逐渐内收之效。
原南阳自信地说,此方可治“诸痔疾,脱肛痛楚,或下血肠风,或前阴痒痛”。从临床使用效果来看,乙字汤更适用于热证引起的痔疮,辨证要点为血色鲜红,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日本著名的汉方家大塚敬节、矢数道明等人都非常推荐这个方子。另外,中国著名经方学者娄绍昆先生,也曾说自己几十年来用这个方子起码治疗了上百例痔疮。其中有好几个病例都准备做手术了,服用本方后免除了手术之苦。还有患者是痔疮手术后再复发,用乙字汤也有效。
至于为何叫作“乙字汤”,很多中医解释说“乙”字的笔画弯曲,和人体的大肠很像。但真实情况是,原南阳创制过4种代表方剂,且以“甲乙丙丁”命名,分别为治瘀血方、治痔疮方、治诸淋方(尿道炎)、治澼囊(胃下垂)方。可见,“乙字汤”的“乙”,就是“甲乙丙丁”的“乙”,和大肠形状并没有什么关系。
日本人原南阳正是在伟大的中医思想的指引下,创制了乙字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