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T 0175-2010进出口食品中弯曲菌的检测方法.docxVIP

SNT 0175-2010进出口食品中弯曲菌的检测方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0175—2010代替SN0175—1992

进出口食品中弯曲菌的检测方法

DetectionofCampylobacterspp.infoodforimportandexport

2010-03-02发布

2010-09-1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I

SN/T0175—2010

前言

本标准代替SN0175-1992《出口食品中弯曲杆菌检验方法》。

本标准与SN0175—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和规范了“设备和材料”;

—增加了蛋及蛋制品等产品的样品制备方法;

——修改及完善了增菌培养方法;

—增加了红嘴鸥弯曲菌等四种弯曲菌种及亚种的生化图谱;

—增加了API鉴定试验;

——增加了选择性培养基改良CCDA培养基。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山出入境检验检疫

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金国、莫瑾、蒋原、伍朝晖、唐连飞、朱中武、许龙岩、王志强、祝长青。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N0175—1992。

1

SN/T0175—2010

进出口食品中弯曲菌的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进出口食品中弯曲菌的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口食品中弯曲菌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3设备和材料

3.1微需氧条件及相关设备:最佳微需氧条件为5%氧气、10%二氧化碳和85%氮气,选择合适大小的

厌氧罐、密封效果好的密封盒中,或其他能保持微需氧条件的设备中放入微需氧产气袋(如:OXIOD公

司生产BR0060A或者CN0035A及同类型产品1),也可在微需氧恒温工作站中进行培养。

3.2离心机:≤20000g。

3.3灭菌离心瓶:250mL。

3.4具过滤网的无菌均质袋。

3.5相差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16×,100×。

3.6载玻片和盖玻片。

3.7恒温培养箱:25℃±1℃bo℃±1Jc,3b℃±1℃以及42℃H1℃。

3.8灭菌培养皿:直径90mm|

3.9乙酸铅条。

3.10麦氏单位标准浊度。

3.11均质器:4000g~8000g。

4培养基和试剂

4.1培养基

4.1.1Bolton增菌肉汤:见第A.1章。

4.1.20.1%蛋白胨水:见A.1.4。

4.1.3弯曲菌分离培养基:见第A.2章。

4.1.4改良Skirrow氏培养基:见A.2.2。

4.1.5改良CCDA培养基:见A.2.1。

4.1.6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见第A.3章。

4.1.7用于生化鉴定的改良半固体培养基:见第A.4章。4.1.7.1中性红。

4.1.7.2甘氨酸。

4.1.7.3半胱氨酸-HCl。

1)给出这一信息是为了方便本标准的使用者,如果其他等效产品具有相同的效果,则可使用这些等效产品。

2

三糖铁反应试验革兰氏染色温度耐受试验.01%

三糖铁反应试验

革兰氏染色

温度耐受试验

.

0

1%甘氨酸生长试验

4.1.7.4硝酸钾。

4.1.8三糖铁琼脂斜面:见第A.5章。

4.1.9改良O-F葡萄糖培养基:见第A.6章。

4.1.10半固体储存培养基:见第A.7章。

4.1.11冷冻培养基:见第A.8章。

4.2试剂

4.2.1马尿酸盐和茚三酮反应试剂:见第A.9章。

4.2.2萘啶酮酸和头孢菌素钠:见第A.1章。

4.2.33%过氧化氢。

4.2.4冻融马(羊)血。

4.2.5氧化酶试剂:见第A.10章。

4.2.6革兰氏染色试剂:见第A.11章。

4.2.7硝酸盐检测试剂A和B:见第A.12章。

4.2.8APICAMPY鉴定条。5

文档评论(0)

bijichun9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