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静脉输液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培训课件.pptx

静脉输液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培训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第一节皮下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二、硬结

【预防措施】

1、熟练掌握注射方法,注意进针技巧。

2、经常注射者,制定交替注射部位的计划。

3、严格无菌操作,做好皮肤消毒。

【处理措施】

50%硫酸镁湿热敷;云南白药用食醋调成糊状涂于局部等。

【处理流程】

皮下硬结→报告医生→处理(外敷等)→记录→观察病情

;第二节肌肉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一、局部硬结感染

【预防措施】

1、加强无菌操作。

2、粉剂的药物溶解完全。

3、更换注射部位。

【处理措施】

1、硬结处可用土豆片或50%硫酸镁外敷。

2、必要时用红外线照射。

3、局部感染者遵医嘱使用抗菌素。

【处理流程】

⑴皮下硬结→报告医生→外敷→红外线照射→记录→观察病情

⑵局部感染→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记录→观察病情;

第二节肌肉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二、出血断针

【预防措施】

1、选择质量保证的注射器。

2、注射时注意避开浅静脉。

【处理措施】

1、发生穿刺针眼处出血,可用消毒棉签压迫局部止血,一般2-3分钟即可。若注射器回抽出血液,立即拔出针头并按压至出血停止。

2、发生针体断裂,使患者保持安静,护士用手固定断针处皮肤,血管钳拔出断针。

【处理流程】

⑴针眼处出血→消毒棉签按压→回抽注射器有血→立即拔针→按压→观察病情

⑵针体断裂→保持患者安静→固定断针处皮肤→报告医生→拔出断针→记录→观察病情;第二节肌肉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三、周围神经损伤

【预防措施】

1、熟练掌握注射技术,注射部位正确。

2、关注病人的主诉。

【处理措施】

1、红外线或电磁波照射、按摩、理疗等处理。

2、遵医嘱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

【处理流程】

报告医生→理疗→遵医嘱给药→观察病情→记录;第二节肌肉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四、过敏反应

【预防措施】

1、注射前询问有无过敏史。

2、注射后观察30分钟。

3、再次核对患者药物过敏史。

【处理措施】

1、???速正确评估患者病情。

2、一般过敏反应:①安抚患者,取合适体位。②立即通知医生,遵

医嘱对症处理。

3、过敏性休克:①立即停药,病人就地平卧、抢救,呼叫援助,吸氧并注意保暖,快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②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③心跳骤停者行胸外按压,做好气管插管的准备。④密切观察病情并记录。

【处理流程】

立即停止用药→正确评估病情→通知医生→遵医嘱对症处理→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第三节皮内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一、局部组织反应

【预防措施】

1、正确配制药液,剂量准确。

2、严格无菌操作,详细询问过敏史。

3、做好宣教,告知皮内注射目的,勿随意挠抓或揉按局部皮丘。

【处理措施】

1、出现红肿、疼痛、瘙痒等局部反应,报告医生,遵医嘱对症处理。

2、安抚患者,更换注射部位,加强宣教,注意观察局部反应情况。

【处理流程】

出现局部反应→报告医生→对症处理→安抚患者→更换注射部位→宣教与观察;第三节皮内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二、注射失败

【预防措施】

1、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

2、充分暴露注射部位,对不合作者,肢体要充分约束和固定。

【处理措施】

注射后无皮丘或皮丘过小等,安抚好患者情绪,取得理解重新选择部位注射。

【处理流程】

注射后无皮丘或皮丘过小等→安抚患者取得理解→重新注射;第四节静脉采血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一、皮下出血

【预防措施】

1、合理选择血管,宜选粗、直、弹性好的静脉,尽量做到一针见血。

2、上肢静脉采血时,若上衣袖口较紧,要求患者脱去衣袖再采血。

3、采血时注意观察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观察采血局部情况。

4、采血后有效按压。

【处理措施】

1、穿刺时出现血肿,立即拔针,静脉贴覆盖穿刺点按压。

2、拔针后出现血肿,安慰病人,如血肿较大,应24h内局部冷敷,24h后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

【处理流程】

⑴穿刺时血肿→立即拔针→有效按压穿刺点

⑵穿刺后血肿→若血肿较大→报告医生、护士长→24h内局部冷敷→24h后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密切观察做好交接;第四节静脉采血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二、晕针或晕血

【预防措施】

1、采血前做好患者评估,采血时与患者适当交流,分散注意力。

2、协助取适当体位、姿势,熟练掌握操作技术。

【处理措施】

患者出现晕针或晕血症状,立即停止采血协助其平卧,按压人中穴等方式刺激患者,并通知医生,遵医嘱采取相应处理。

【处理流程】

患者出现晕针或晕血症状→停止采血→协助平卧→按压人中穴→通知医生→遵医嘱处理→观察病情→记录

文档评论(0)

医疗护理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级卫生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医疗护理文档创作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中级卫生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