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安拆施工方案修改6292.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工程概况

1、项目概况:本工程位于清镇市红枫大街,建设用地面积x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xxx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xxxx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xxx平方米,容积率为xxx。地上共6栋,xx栋xxx层xxx栋xxx层商业楼,地下室为xxx

层,要紧为停车库、设备用房、人防地下室等。

2、编制根据: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2、《塔式起重安全规范》GB5144-2006

3、《塔式起重机技术条件》GB/T9462-1999

4、《塔式起重机试验规范与方法》GB5031-94

5、《钢丝绳检验与报废使用规范》GB/T5972-2006

6、《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92

7、《钢丝绳》GB/T8918-1996

二、塔吊基本参数

塔吊型号:QTZ60,塔吊起升高度H:99.700m,

塔身宽度B:1.60m,基础埋深D:1.300m,

自重F:357.7kN,基础承台厚度Hc:6.50m,

最大起重荷载F?:50kN,基础承台宽度Bc:4.800m,

桩钢筋级别:HRB335,桩直径或者者方桩边长:0.600m,

桩间距a:3m,承台箍筋间距S:140.000mm,

承台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40mm,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额定起重力矩是:490kN·m,基础所受的水平力:30kN,

标准节长度:2.2m,

主弦杆材料:角钢/方钢,宽度/直径c:120mm;

所处城市:贵州清镇市,基本风压wo:0.4kN/m2,

地面粗糙度类别为:D类密集建筑群,房屋较高,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1.23。

三、工程地质情况

1、素填土(Q):由碎石、块石构成,夹少量粘土,新近回填,未完成

自重固结,为硬杂质25%的松散地层。场地绝大部分均有分布;最厚处为

8.50米,见于D27号孔;平均厚度为1.08米。

2、红粘土(Qe):根据现场土芯鉴别,场地红粘土呈可塑及软塑状红

粘土。

可塑红粘土:红粘土:黄色,黄褐色,含少量白云岩碎石,粒径1~5mm,约占6%,巨块状,裂隙发育约为2条/m,土质均匀细腻,切面光滑,粘性较好,可塑状。零星分布,仅在第D5,D15+2,ZKD-2,ZKD-5号孔一带可见;

最厚处为7.70米,见于D15+2号孔;平均厚度为4.65米。

软塑红粘土:仅在溶洞裂隙中遇见。

基岩(T?g):

(1)三叠系关岭组上部白云岩,薄至中厚层状,细分为强风化层、破碎

白云岩及中风化层。

①强分化白云岩:浅灰色,岩石破碎,岩芯呈碎块状、砂状。场地南侧

局部分布;最厚处为15.00米,见于D64+3号孔;平均厚度为2.22米。

②破碎白云岩:黄灰、灰白、紫红色薄至中层白云岩,受平场爆破所致岩芯呈碎块状。场地南侧A栋大部分及B栋局部;最厚处为5.50米,见于ZKA-12

号孔;平均厚度为1.00米。

③中风化白云岩:黄灰、灰白、紫红色薄至中层白云岩,节理裂隙较发

育,岩体较破碎,岩芯呈柱状、短柱状、偶见饼状。场地南侧均有分布。

(2)三叠系关岭组上部白云岩与泥质白云岩互层,按其风化程度又细分

为强风化层与中风化层。

①强风化层:浅灰色,岩石破碎,岩芯呈碎块状、砂状。场地北侧大部

分均有分布;最厚处为16.30米,见于ZKC-13号孔;平均厚度为6.23米。

②中风化层:黄灰、灰白、紫红色薄至中层白云岩与泥质白云岩相间呈

韵律沉积,白云岩与泥质白云岩的厚度比约为1:3,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破

碎,岩芯呈块状、砂状,偶见短柱状。场地北侧分布。

四、塔吊基础验收资料

见附后

五、附墙支座力计算

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者校核附着杆截面的根据。附着式塔机的塔身能够简化为一个带悬

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下: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Wk=Wo×μ?×μ?×β?=0.400×1.170×1.230×0.700=0.403kN/m2;

其中Wo——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使用:Wo

=0.400kN/m2;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使用:μz

=1.230;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μs=1.170;

β?——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β?=0.700;

风荷载的水平作用力:

q=Wk×B×Ks=0.403×1.480×0.200

文档评论(0)

153****0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