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东方朔的“滑稽”倾向及其影响.docVIP

简论东方朔的“滑稽”倾向及其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论东方朔的“滑稽”倾向及其影响

【摘要】东方朔是齐鲁大地上一位极具魅力的历史人物,他博学多识,以滑稽幽默而为人熟知。他言行与作品中的“滑稽”倾向,成为其在后代社会中最受大众欢迎的个性特征。这一特点在两汉及之后的历代作品中被不断渲染增饰,逐渐将东方朔形象扩大到道教神仙层面,而这也正是基于东方朔其人其作“滑稽”倾向而产生的一系列影响。

【关键词】东方朔;滑稽;影响

滑稽作为一种审美倾向古已有之,先秦屈原曾有“突梯滑稽”之语,指自己消极委曲的处世方式。汉代司马迁在《史记》中也专有“滑稽列传”一章,以历史学家的身份记载了淳于髡、优孟等人,虽社会地位低下却敢于“冒主威之不测,言廷臣所不,谲谏匡正”,凭借幽默机智在政治中斡旋之事。西汉扬雄《酒赋》中将“滑稽”作为一种流酒器,司马贞《史记索隐》即提出:“滑,乱也;稽,同也。以言辩捷之人,言非若是,说是若非,言能乱异同也。”又引姚察云:“滑稽犹俳谐也。滑读如字,稽,音计。言谐语滑利,其知计疾出,故云滑稽。”由是观之,前人对“滑稽”的解释有较多分歧。通观这几种说法,本文“滑稽”之义从司马迁之说,即“不流世俗,不争势力,上下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且“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因此,本文探讨东方朔的“滑稽”也着眼于此,依据《史记》《汉书》中记载东方朔言行,来分析他的“滑稽”倾向,并结合其作品的滑稽特点来探讨对后代的影响

一、东方朔的滑稽倾向——调侃的笑容与含泪的幽默

按褚少孙所补《史记·滑稽列传》中的《东方朔传》以及班固《汉书·东方朔传》记载,东方朔从开始踏入仕途之日就已成为“滑稽”的代名词。汉武盛世,武帝下诏书广纳贤才,东方朔以一封《上自荐书》打开了仕途之门,并给武帝留下了轻狂有趣的印象。他是聪明的,一方面,他通过言语行为来引起众人注意,最成功的莫过于得到汉武帝的青睐。另一方面,他本人的作品中也饱含浓重的“滑稽”色彩,遣词造句与行文方式都与众不同,这使得他在人才济济的大汉王朝中颇有知名度。不久之后,东方朔因“恐吓侏儒”得以待诏金马门;后来在射覆连中、辩难郭舍人等一系列事件中,表现出自己的睿智幽默和诙谐风趣,被拜为“常侍郎”,开始得到武帝的宠幸。然而这并没有给他带来政治上的得意,反而使得时人评价自己毁大于誉。后来因“伏日割肉”“智辨始牙”“岁娶美妇”“醉搜宣室”等事件,使之更受武帝的青睐,时常将东方朔带在身边。然而在眾人眼里,这些更像是一出出滑稽调笑的闹剧,在他们看来,东方朔这是通过放诞不羁的行为来哗众取宠,武帝的青睐,只是因将他作为笑料而施予的一点恩惠。班固《汉书·东方朔传》认为他名过其实,有过分表现自己之嫌,且“长老贤人谓其口谐倡辨,不能持论”。扬雄认为东方朔是为了获得武帝的宠幸而故作“滑稽”态,评价之“滑稽之雄”。无论评价如何,这都说明,在当时东方朔的“滑稽”倾向已经表露无遗,且对朝野和后世均有极大影响。

对东方朔而言,这些言行或是本性使然,或是接近武帝、取悦武帝的手段,借此实现他的政治追求。但这些逾越常规的滑稽言行,实在很难被时人接受和理解,因为这与威严而又冷酷的政治场合并不契合。东方朔一进入朝廷视野就被武帝“以俳优蓄之”,奠定了其俳优地位。显然,东方朔的“滑稽”已经深入人心,即是这样的定位有失偏,这一倾向却是不可否认的,我们全面考察东方朔本人的张扬个性和处世哲学就会发现,他的机智勇敢,他的善辨谈辞正是符合司马迁“滑稽列传”之本义的。同样,在中国文学传统中,尽管曾有以技论道,庶人议政的现象,但被视为优伶的这类诙谐人物是不足以被重视的,即使他们在文学中闪耀着独特光芒,也容易被世人忽略。有的文章表面似乎充满搞笑意味,言辞用语与正统文学有很大差异,然而内在意义往往更为深刻有见地。

先秦时期宋玉曾作《风赋》一篇,借雌雄之风讽刺楚王,此外还有蔡邕《短人赋》、麋元《吊夷齐文》、阮籍《大人先生传》等。虽说汉代赋加多为文学侍从,有时难免要听命于君主而作赋为游戏之作,甚至像扬雄所谓“童子雕虫篆刻”之语,但并不缺少优秀之作。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谐隐”“杂文”二章,给滑稽作品空出了一席之地,可谓前无古人,颇有前瞻性。但滑稽文学仍难入正统,只靠后世作者源源不绝,古代俳优文学才一脉才得以流传。其中,东方朔可谓西汉滑稽诙谐作家中的杰出代表。

滑稽幽默是东方朔为人为文的一贯风格,早在建元元年的《上书自荐》中,便流露出滑稽幽默的本色,他向武帝道明了自己从“年十三学书”到“十九学孙吴兵法”,其间诵读诗书四十四万言,可谓是“书痴”一个。不仅如此,他还用极其夸张的方式介绍了自己的外貌:我身高九尺三寸,眼睛很大很明亮,牙齿洁白似贝壳,可想而知东方朔对自己的容貌非常自信。在他笔下,自己简直是文武双全、古今无二的旷世奇才。这封自荐书虽然打开了东方朔的仕途之门,但他在政治上并不得意。除此之外,东方朔的《答客难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