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文汇】骨肿瘤组织病理中的一些基本概念.pdfVIP

【病理文汇】骨肿瘤组织病理中的一些基本概念.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理文汇】骨肿瘤组织病理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骨肿瘤是外科病理诊断中的难点,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形态学上

往往会出现重叠。要掌握骨肿瘤诊断中的要点,首先我们需要对骨正

常组织学及其病理学基本概念有清晰的了解,任何骨肿瘤的诊断都是

建立在这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之上的。

一、骨祖细胞(osteogenitorcell):又称前骨母细胞,本质上

是成体干细胞,分布在骨内膜和骨外膜中,梭形,与纤维母细胞相似,

体积小,胞质少、有细小突起,核染色细、色淡,可进一步分化为骨

母细胞和骨细胞。

二、骨母细胞(osteoblast):产生骨的细胞,源自骨祖细胞,

骨母细胞体积肥大,形态多似浆细胞,根据功能状态不同可有些变化。

它能合成胶原、黏多糖和糖蛋白,并排出到细胞外,构成骨基质的有

机成分。骨母细胞到骨细胞是一个动态渐进过程,我们将埋入骨基质

并嵌入陷窝者称为骨细胞。

三、骨细胞(osteocyte):骨母细胞逐渐成熟而成为骨细胞,骨

细胞较骨母细胞体积小,扁平状,位于骨陷窝内,而且越成熟体积越

小,陷窝越宽。

四、破骨细胞(osteoclast):与骨吸收过程相关的多核巨细胞,

破骨细胞起源于单个核的单核-巨噬系统前体细胞。其表达特异性抗原

(13c2和23c6)和多种基质金属蛋白酶。

五、类骨质(osteoid):非矿化有机基质的前体,由胶原(Ⅰ型

为主)、酸性黏多糖和非胶原蛋白混合而成。非胶原蛋白包括骨桥蛋

白、骨钙素和骨成型蛋白,其中骨成型蛋白在从软骨吸收开始到最后

成骨的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类骨质不是均质的团块,而是一种稳定

有序、发育成熟的组织结构,HE染色呈嗜酸性红染,有时与玻璃样变

的胶原鉴别较困难。

▼骨母细胞瘤中的类骨质VS骨肉瘤中的类骨质

六、编织骨(wovenbone):又称非板层骨,具胚胎骨骼特征,

主要存在于未成熟骨中,骨细胞不成熟、体积大、数量多,排列不规

则,缺乏骨小管系统,基质中的胶原纤维不规则排列、交织呈网格状。

编织骨是诊断纤维结构不良的重要标准,但也可见于其它任何与快速

骨质更新相关的过程(如骨折愈合中的骨痂、囊性纤维性骨炎等)。

区别在于前者通常不形成板层骨而后者中的编织骨最终形成板层骨。

七、板层骨(lamellarbone):以同轴、平行排列的板层结构为

特征,在偏光显微镜下明显。骨细胞成熟、体积小、数量少,散在而

有规律地分布,有完整的骨小管系统。

八、新生骨(newbone,boneproduction):可通过着色好的

小骨针来识别,骨针陷窝内有骨细胞,通常边缘有一排明显的骨母细

胞。其可见于许多生理/病理过程,如:骨折愈合、Paget病、骨化生、

骨化性肌炎和纤维性囊性骨炎等。

九、骨坏死(bonenecrosis,osteonecrosis):可通过死骨的染

色程度来识别,死骨比正常骨颜色更深蓝、陷窝细胞消失、骨边缘参

差不齐。若边缘出现破骨细胞表明坏死骨正在被吸收。

文档评论(0)

177****31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学本科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