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ML223·21800.10-2015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规定
前言
本标准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1-2009和《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GB/T15498-2003进行编制,旨在规范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工作,确保实现安全生产。
若本标准的内容与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或标准相抵触,按国家现行法律、法规或标准执行。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本标准由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规定
ML223·21800.10-202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各层次、相关部门、基层单位)的职责,确立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过程管理的一般原则。
本规定明确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的职责和相关管理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新安全生产法
集团市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3术语和定义
本规定所指事故隐患是指:生产、施工、检修维护区域中,存在可能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生产、设备、装置、设施、工程系统等方面的缺陷和问题。
4职责与权限
4.1安全监察处
公司安全监察处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各类事故隐患排查整理、评价、申报、治理、验收和效果验证、监控和应急救援等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并负责向上级报告事故隐患排查情况。
4.2资产处
公司资产处是设备、设施事故隐患的主管部门,负责设备、设施事故隐患的识别、评价、申报、治理、验收和效果验证、监控和应急救援等全过程的管理。
4.3技术处
负责对施工过程中技术措施存在的缺陷进行识别,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4.4项目管理部
项目管理部负责涉及资本性支出事故隐患项目的治理工作,并负责事故隐患治理项目的施工管理,并对应急救援实施监督管理。
4.5财务处
公司财务处负责保证列入计划治理的各类事故隐患项目资金及时到位。
4.7分公司项目部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事故隐患的排查、识别、评价,提出治理方案,落实监控措施,完成事故隐患治理工作。
5管理内容与方法
5.1事故隐患整改实行单位负责制。公司所属各单位是识别、评估和整改事故隐患的责任主体,对发现排查出的各类事故隐患必须组织有效治理和实施监控。
5.2事故隐患整改应遵循“谁管理、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公司建立长效机制,公司领导带头排查,每月一次,安全处组织牵头,技术处、资产处参加,重点查现场隐患违章作业,技术处重点排查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落实情况,资产处重点排查设备临时用电,设备检测、安拆手续档案等安全设备管理。分公司一把手排查重点项目安全措施、安全投入落实情况每月一次,项目经理每周一次,安全员、技术员、设备员现场巡查。
5.3事故隐患管理要求
5.3.1各单位要建立事故隐患立项、销项整改制度,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实行分级动态管理(见6.5.6)。
5.3.2事故隐患在未整改或销项前,必须采取措施加以监控。所有事故隐患实行所在岗位、作业单位或项目部二级监控;一般事故隐患由各单位监督管理,较大及以上事故隐患实行公司督察管理,重大及以上事故隐患由公司报上级行业部门督察管理。
5.3.3各单位职业健康安全环璄领导小组负责事故隐患评估,审定事故隐患整改计划,并督促立项整改。
5.4隐患发现与报告
5.4.1员工有发现事故隐患的义务。岗位员工应严格执行巡检制度,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各单位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状况评估、评价,查找事故隐患;公司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和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掌握事故隐患情况。
5.4.2各单位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应组织整改,对当时不能整改的事故隐患,各单位应立即上报公司,同时告之岗位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对威胁人员生命安全和施工安全、随时可能发生事故的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停工整改。
5.4.3公司各单位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制定、落实监控措施。监控措施应包括以下内容:
a.保证存在事故隐患的设备设施安全运转的条件;
b.对装置、设施监测检查的要求;
c.潜在的危害及影响,以及防范控制措施;
d.是否制定了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e.明确监控程序、责任分工和落实监控人员。
5.4.4公司对上报的事故隐患,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a.设备设施的缺陷及严重程度;
b.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