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教案-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优秀奖.docxVIP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教案-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优秀奖.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教学设计

课题

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

课型

新授课

教材版本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

章节

第三章第二课时

一.教学设计导航图

基于目标导向教学理论(thetarget-leadteachingtheories)1,通过“教材分析”,“课标分析”和“学生考查标准”制定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第一个同心圆)。以教学目标作为基础,从而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第二个同心圆)。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采用“教学评价”“教学手段”和“教学实施”(第三个同心圆)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和分步化,从而使看不见,摸不着的教学目标变得“有形有色”。

三个同心圆相互融合,共同围绕着同一个圆心,即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1皮连生.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43-50

二.教学内容分析

由课程标准可知,课程的主要内容为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形成。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3i0smLearningTheory)2,本节课通

过胃药(复方氢氧化铝片)创设情境,提出三个核心问题(“为什么氢氧

化铝能够中和胃酸”,“除了直接观察法外,还有没有其他判断化学反应

发生的方法”,“Al(OH)3是否还具有碱性”)。在“问题驱动”下,以

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促使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将知识“外化”)构建

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教学重点:两性氢氧化概念的形成;掌握判断化学反应的方法

教学难点:氢氧化铝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三.学情分析

1.学习心理分析3

① 好奇心理

心理学认为:人们的好奇心,是新异事物所引起的一种注意,是对新异刺激的一种探究及反应。

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更易被新异特别的现象或内容吸引。在化学教学中,学生这种表现更为突出。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问题驱动”组织课堂的进行。

本节课通过四个问题(“为什么氢氧化铝能够中和胃酸”,“除了直接观察法外,还有没有其他判断化学反应发生的方法”,“Al(OH)3是否还具有碱性”)推动课堂的发展。在学

生对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后,再做演示实验,验证其思维方法的正确性。通过如此的教学积极

地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3焦作市.浅谈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J].心声,2007,(3):28-29

② 模仿心理

高一学习具有很强的的模仿能力,在化学课程的学习中也是如此。特别在演示实验中表现最为突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都会模仿着去做。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设计教学演示实验。让学生模仿教师进行类比的实验操作,从而达到教学反馈的目的。

本节课总共设计两个实验:Al(OH)3与碱的反应和Al(OH)3与酸的反应。通过教师演示

Al(OH)3与酸的反应,让学生进行模仿并自主设计Al(OH)3与碱的反应,深化巩固学生对氢氧

化铝具有碱性等知识点的认识。

③ 自信心理

高一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自尊性很强,自我意识强。他们在学习化学时,希望自己的个性和能力能够得到展示和重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学生演示实验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也锻炼和培养了他们实验操作技能。

2.兴趣动力分析4

在开始学习化学时,学生对于物质的化学变化是很感兴趣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学习兴趣已经从直接兴趣开始逐渐过渡到以间接兴趣为主。而高一学生处于对物质性质和化学理论两种学习兴趣的“交汇点”,实验仍是他们感兴趣的。因此,良好的演示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针对学生兴趣动力分析,本节课利用氢氧化铝胶体的特性,融入丁达尔效应,增强演示实验的可观察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生情趣。

3.知识结构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少的氢氧化物,如NaOH,Fe(OH)3,但是这些物质不具有与碱反

应的特性。同时,学生已经学习了两性氧化物——氧化铝,对两性物质已经有一个感性的认

识。除此之外,学生对于判断化学反应的方法并没有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4刘丽群.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培养和发展[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2(5):103-104

掌握情况

1.两性氧化物的定义和性质

多数学生理解

2.氧化铝与碱反应的方程式和产物

多数学生知道

3.丁达尔效应能够区分胶体和溶液

部分学生掌握

4.中和反应的现象和定义

多数学生理解

4.学法思维分析

思维能力是人们运用思维方法,简单概括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化学学科思维高速发展阶段,对于物质变化的共性的归纳能力较弱。因此,教师要教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精品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心扑在教育上,换的桃李满园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