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萧观音《回心院》是否为“词”
《回心院》是辽代著名女作家萧观音当前可见的留世作品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常被视为词作品而收录于词集以及词论著作中。本文作者认为《回心院》是否为“词”尚可讨论,并围绕这一论题,辅以较为可信的证据,分别从是、否两个角度做出分析。作者认为《回心院》“是”词的主要理由为:有一定的谱式规律,符合词“要眇宜修”的特质,用韵符合词体习惯,曾被入乐演唱;认为它不是词的主要理由是:无定谱,多处不合格律。之后,经过分析和比较,作者在文中给出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结论——《回心院》应该为“词”。
萧观音;回心院;词
《回心院》是已知辽代声名最著的女作家、辽代女性作家中现存作品最众的一位——辽道宗懿德皇后萧观音的代表作品,见载于辽人王鼎的《焚椒录》。因唐高宗探望废后王氏及废妃萧氏之典而命名①,是道宗咸雍末年,萧观音在向道宗呈交《谏猎疏》导致“上虽嘉纳,心颇厌远”(辽王鼎《焚椒录》),希冀道宗回心转意的背景下写就的。长久以来,《回心院》被认为是词作品而见载于各类著作中:清徐釚《词苑丛谈》、叶申芗《本事词》等对此有所收录;况周颐《蕙风词话》对其评价甚高:“北宋人未易克办。南渡无论,金源更何论焉。”;徐本立《词律拾遗》更是选取组篇的前二首,分别作为《回心院》词牌的正体和别体予以存谱。后代学者以此为词的著述更是多见。《回心院》笃定为“词”吗?笔者认为它是否为词尚可讨论。
一、《回心院》“是”词
究以往学者所以认定《回心院》为词,主要原因或在以下四个方面:
1、有一定的谱式规律。
详见下表:
注:依《钦定词谱》体例,下表“●”为仄声,“○”为平声,“■”为入声,“⊙”为本平可仄,“◎”为本仄可平。
词的体式是“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③。这三项中的前两项,《回心院》都是符合的。表中可见,作品为一组共十首,入的同一曲调;每首句数、字数完全相同:均6句28字,以3-5-7-7-3-3的句式构成;每首第五句都叠第一句。并且总体来看,每句的平仄都基本以律句为基准;十首作品中,至少第一、二、三、四、六首完全合律;各句第一、三、五字常平仄不协,第二、四、六字不协的状况则明显减少;仄韵篇皆以“仄平仄”结尾,平韵篇皆以“仄平平”结尾。此外,以律句作为考量的基础,笔者也大致可以析出《回心院》的谱式。共十体。或九体,即将第九首作为第八首的变体。
2、符合词体“要眇宜修”的特质。
《回心院》“音节入古,香艳入骨,自是《花间》之遗。”(《蕙风词话》);“怨而不怒,深得词家含蓄之意。……大有唐人遗意也。”(《词苑丛谈》)描摹心理尤为成功。如第一首开篇即用“深殿”、“闭久”二词给人以直观的长门失意印象。未入冷宫,似入冷宫。后面的“金铺暗。游丝络网尘作堆,积岁青苔厚阶面”三句则从侧面着笔,用一系列重门中的落寞景象进一步渲染女主人公久未被君王注意的后宫生活。用词含蓄雅致。又如第五首写绣帐虽装,不上金钩、却下明珠。究其缘由,可怜“思君令人老”,却又生怕“色衰而爱驰”——故此不敢使君看到已经“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模样。……思虑微妙,用句精巧。
3、用韵符合词体习惯。
《回心院》的五首平韵篇中,第二篇单押阳韵,第六篇真侵韵通押,第八篇庚青蒸韵通押,第九篇单押虞韵,第十篇庚青韵通押。五首仄韵篇中,第一篇去声霰勘通押,第三篇上声寝韵与入声沁韵通押,第四篇上声纸韵与去声寘队韵通押,第五篇上声养韵与去声漾韵通押,第七篇入声陌韵与入声职韵通押。除第一篇属感勘韵的“暗”字不合与同篇霰韵韵字通押、第六篇属侵韵的“临”字不合与同篇真韵韵字通押外,其余48个韵字均符合词体的用韵习惯。
4、曾被入乐演唱。
《焚椒录》载:“后因作词曰《回心院》,被之管弦……时诸伶无能奏演此曲者,独伶官赵惟一能之。”耶律乙辛《奏懿德皇后私伶官疏》载:“于时皇后以御制《回心院》曲十首付惟一入调,自辰至酉调成。”(同见《焚椒录》)《辽史·后妃传》也载:“道宗宣懿皇后萧氏……自制歌词。”④由此可知《回心院》是曾入乐的歌词。类似姜夔、吴文英等人的自度曲词。这在辽代文学史上不是独例。《契丹国志》卷七《圣宗天辅皇帝纪》载:“(辽圣宗耶律隆绪)御制曲百余首”。此外,《辽史》卷六十五《公主表》载李氏曾献《挟谷歌》给道宗,卷七十一《后妃传》载天祚帝文妃萧瑟瑟曾作《讽谏歌》献天祚帝。
二、《回心院》“非”词
若从以上这些角度去考量,《回心院》或可算作是词。但若从词律的角度来说,这组作品严格说来又似乎算不得是词。原因有二:
1、无定谱。
作为联章词,这十首词虽都名为《回心院》,句数完全相同,每句字数也完全相同,用韵也还基本符合规范,却没有任何两首的平仄谱式是相同的。由上表可见,十首作品十种面貌,无论是押仄声韵的第一、三、四、五、七首,还是押平声韵的第二、六、八、九、十篇,每首的平仄都与其他九首不同。《焚椒录》载《回心院》做好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