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GB/TXXXX—XXXX
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技术规范第10部分:鹿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鹿遗传资源调查对象和方式、调查内容和品种照片要求,描述了相应调查方法,以及调查信息记录等证实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梅花鹿、马鹿、驯鹿及新发现的鹿遗传资源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27534.1畜禽遗传资源调査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鹿deer
梅花鹿、马鹿、驯鹿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和引入品种及新发现的鹿资源。
4调查对象和方式
按GB/T27534.1的规定执行。
5调查内容
5.1遗传资源概况
包括品种名称(曾用名、俗名、别名等)、品种类型、品种类群、(原)产地、中心产区及分布、群体数量、产区自然生态条件、开发利用情况、品种评价、分子生物学测定、消长形势、遗传资源保护状况、饲养管理和疫病流行情况。
5.2体型外貌
包括被毛颜色,头部、颈部、体躯、四肢、尾形态特征,公鹿睾丸和母鹿乳房发育情况。
5.3生产性能
5.3.1体重和体尺
包括体重、体斜长、体高、头长、胸围、胸深、额宽、角基距、角基围、管围、尾长。
5.3.2产茸性能
包括鲜茸重、主干长、主干围。
5.3.3繁殖性能
包括性成熟月龄、初配月龄、交配日期、产仔期、发情周期、妊娠期、产仔率、双胎率、繁殖成活率、配种方式、采精次数、采精量、精子密度、精子活率、利用年限。
GB/TXXXX—XXXX
5.3.4屠宰性能
包括屠宰月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
6调查方法
6.1遗传资源概况
6.1.1品种(类群)名称
查阅文献资料,联系与实地走访相关机构、科研单位和养殖场。根据实际情况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版)》中找到对应名称。新发现的鹿遗传资源、培育品种和引入品种根据《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办法》进行资源鉴定。
6.1.2品种类型
查阅文献资料,联系与实地走访相关机构、科研单位和养殖场。根据实际情况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版)》中找到对应的地方品种、培育品种或引入品种。
6.1.3品种来源及形成历史
查阅文献资料,联系与实地走访相关机构、科研单位和养殖场。按品种类型分别调查如下内容:
a)地方品种:原产地及形成历史;
b)培育品种:培育单位及育种过程、审定时间、证书编号;
c)引入品种:主要输出国家和引种历史。
6.1.4中心产区
查阅文献资料,联系与实地走访相关机构、科研单位和养殖场。群体数量占本省该品种群体数量20%以上判定为中心产区,以资源所在县级为边界单元。
注:分布、群体数量、种公鹿数量和能繁母鹿数量。查阅文献资料,联系与实地走访相关机构、科研单位和养殖场。资源分布范围统计本省该品种纯种存在区域,以县级为边界单元。统计本省群体、种公鹿和能繁母鹿数量。
6.1.5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查阅献资料,联系与实地走访相关机构、科研单位和养殖场。地方品种调查原产地自然生态条件;分布在原产地之外的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和引入品种调查中心产区自然生态条件。产区自然生态条件调查如下内容:
a)地貌:可为山地、盆地、丘陵、平原、高原;
b)海拔:经纬度、地势和海拔;
c)气候类型:可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d)气温:年最高、最低和年平均温度;
e)年降水量:降雨量和降雪量、湿度、雨季、风力;
f)无霜期:起止日期、年均总天数;
g)水源土质:中心产区流经的主要河流和土壤构造、性质;
h)耕地及草地面积;
i)主要农作物、饲草料种类及生产情况。
6.1.6消长形势
查阅文献资料,联系与实地走访相关机构、科研单位和养殖场。分析总结近15年~20年群体数量、生产性能、品质和遗传多样性变化。
GB/TXXXX—XXXX
6.1.7分子生物学测定
查阅文献资料,联系与实地走访相关机构、科研单位和养殖场。宜收集整理生化或分子遗传学相关测定,测定单位、测定时间和行业公认的代表性结果。
6.1.8品种评价
查阅文献资料,联系与实地走访相关机构、科研单位和养殖场。分析总结遗传特点、优异特性,研究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
6.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编制说明.docx
- 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编制说明.pdf
- 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征求意见稿.docx
- 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技术规范 第2部分:猪 编制说明.docx
- 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技术规范 第2部分:猪 编制说明.pdf
- 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技术规范 第2部分:猪 征求意见稿.docx
- 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技术规范 第2部分:猪 征求意见稿.pdf
- 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技术规范 第4部分:绵羊 编制说明.docx
- 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技术规范 第4部分:绵羊 编制说明.pdf
- 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技术规范 第4部分:绵羊 征求意见稿.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