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一)
语文
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班如姓名、考
场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每张答题卡右上角
“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
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
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
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
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无论是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还是韩愈的“不平则鸣”都未能得到宋人的呼应,因
为这两个命题都含有发牢骚之意,与宋人的中和诗论相左。但导源于这两个命题的“诗
穷而后工之说,却得到宋人的广泛认同。
这一命题见于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中的一段话:“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
而后工也。”它不仅揭示出古代诗人创作的规律,即真正优秀的作品总是出现于诗人屡
经生活的磨难之后,而且总结出个人的阅历遭遇(“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与诗歌
的情感内涵(“忧思感愤之郁积”)之间的因果关系。欧阳修所说的“穷”是指一种政
治处境,而非“穷饿其身”的经济状况,因此,“忧思感愤之郁积”往往表现为深沉的
忧患意识,而非穷酸的牢骚不平。
更多的宋诗人从社会阅历的角度来理解“诗穷而后工”O他们普遍认为,命运的不
幸使得诗人有可能更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扩大观察的视野,并更深刻地体验到现实人
生的底蕴。一方面,“穷于世者”往往将压抑的情绪全部寄寓于诗歌之上,以诗歌作为
痛苦人生的镇痛剂,因而能在诗艺上精益求精;另一方面,“穷于世者”相对退到社会
试卷第1页,共11页
的下层,对人生世相有更深刻的体察,对天地事物有更透彻的认识,从而写出符合人情
物理,引起读者共鸣的优秀作品。真正伟大的作品,很难产生于高坐庙堂或养尊处优的
生活。命运之“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向诗人伸出了幸运之手,使之流芳百世。
宋代还有人从天命角度解释“穷而后工现象,把“穷”看成是上天对优秀诗人的
奖赏或惩罚。前者是对欧阳修观点的引申,视不幸的遭遇为上天的恩赐,如苏轼在评论
杜甫时所说的“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巨笔屠龙手,微官似马曹”等语便是此意,
以为上天有意安排诗人经历人间难免之不幸,使他发之于诗,传之万年。这种说法或许
带有宋人调侃的意味,即将人生的缺憾化解为艺术的慰藉。后者是对欧阳修原意的误读,
“穷而后工”被倒置为“工而后穷,比如南宋诗人赵蕃的理解和发挥:“少陵流落白
也窜,郊岛摧埋终不起。是知造物恶镌短(刻画,描写),故遣饥寒被其体。”这种观
点与其说是欧氏观点的延伸,不如说是宋祁之论的嗣响。欧阳修强调“然则非诗之能穷
人,殆穷者而后工也”,笔者怀疑这就是针对同时代的宋祁而发的。宋祁认为,诗蕴藏
于天地之间,有才之人可以获得,“然上天吝之,其(指有才之人)取之无限,则辄穷
蹦其命,而怫戾所为”,此即“诗能穷人”。这种说法倘若不是激愤或戏谑的反语的话,
那么未免带有太多的神秘和宿命的色彩,而且犯了倒因为果的常识错误。
对生活与创作关系的深刻揭示,正是“穷而后工〃之说最有价值之处。
(摘编自周裕错《宋代诗学通论》)
材料二:
“穷而后工”是宋代欧阳修提出来的。“穷而后工”的“穷”,不是指“贫穷”,
它与“达相对,是指诗人坎坷的生活遭际,以及与此遭际相联系的人生的痛苦、焦虑
等情感体验。所以欧阳修所说的“穷”,用现代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人的缺失和缺
失性体验。人的体验有两种:一种是丰富性体验,即由于事业的成功、生活的美满等所
引起的愉快、满足的情感体验;一种是缺失性体验,即由于事业的失败、生活的不幸等
所引起的病苦、焦虑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