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42卷第6期地理研究Vol.42,No.6
2023年6月GEOGRAPHICALRESEARCHJune,2023
乡村聚落分布与功能研究进展及展望
——从城镇化到城乡融合
1,211,2
陈诚,高金龙,曹辉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2.江苏省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淮安223300)
摘要:城镇化改变了城乡要素流动格局,重塑了乡村人地关系和乡村发展要素格局,推动了乡
村经济社会活动载体——聚落的时空演进。基于此逻辑主线,本文梳理乡村聚落分布与功能
研究的相关文献,归纳城镇化与城乡融合过程中中国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分布及功能的时空变
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展望未来乡村聚落演进研究的重点。结果表明:人口增长、农业生
产力进步与非农经济发展,推动乡村聚落空间扩张和功能多元化;城镇化过程中乡村人口外
流,导致乡村聚落外扩内空;农村土地整治和村镇规划引导,促进乡村聚落空间收缩和内部重
组;但是后疫情时代和城镇化后期乡村聚落空间转型面临宏观经济波动、外生动力不可持续、
内生能力不足等挑战。新阶段乡村聚落研究需要重点关注:乡村聚落演进动力体系的复杂嬗
变、乡村聚落演进时空轨迹变异和空间分化、乡村聚落活力的评估与跟踪监测研究。
关键词:城乡融合;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聚落功能
DOI:10.11821/dlyj020221128
1引言
乡村聚落,又称“村庄”,是乡村地域集聚各类发展要素、承载经济社会活动的核心
[1]
场所。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分布与功能一直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形成和
[2]
发展既有自然生态条件的“烙印”,又与乡村经济社会形态变化紧密关联,还深受乡村
发展制度改革和政策变迁的影响。
1949年以来,中国乡村发展经历了从农业经济主导到乡村工业化和城镇化驱动的转
[2]
变。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生产力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农业生态环境退化明
显,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缓慢,人口吸引力减弱。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城镇化高
速发展,虽然部分地区村镇工业一度兴起,但乡村地区就业总体供给明显减少,人口流
[3]
失加快,仅2010—2020年间全国乡村人口就减少16436万。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人口流
动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化,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转型,乡村聚落剧烈改变。
地理学者们围绕乡村聚落形态与时空分布、聚落演变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聚落用地状
态与功能演替、聚落空间重组与经济社会转型等开展了多尺度的实证分析与理论反思,
[4-6]
探索了乡村聚落优化调控方法体系,为乡村聚落的更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然而,进入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阶段,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制度通道逐步健
收稿日期:2022-10-16;录用日期:2023-01-1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
心团队集体攻关项目(HSXT30512)
作者简介:陈诚(1983-),男,江苏沭阳人,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土地利用与城乡发展研究。
E-mail:chchen@niglas.ac.c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郊区社会”的兴起与城乡关系的新变革_田孟.pdf
-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与空间差异研究_谢寿琼.pdf
- 超越城乡的新型城镇化——理论框架、多重逻辑与实现路径_田鹏.pdf
- 城市分隔治理的困境及其超越_谢华育.pdf
- 城市化语境中美国地方政府及其自治权的演变_杨长云.pdf
- 城市群空间结构视角下中国式城镇化的内涵、机制与路径_刘秉镰.pdf
- 城乡融合的逻辑机理、多维测...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推进视角_徐雪.pdf
- 城乡融合发展:西方理论局限与中国实践嵌入_刘威.pdf
- 城镇化发展对城乡贫困的异质...来自长三角41市的经验证据_倪泽睿.pdf
- 城镇化进程中离乡农民心理健...素质、相对剥夺感的影响机制_池平清.pdf
- 乡村性的流失与重塑——基于空间、产业和身份的视角_陶青青.pdf
- 乡村振兴与人的现代化:基于比较历史的考察_李济时.pdf
-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耦合协同发展研究_陈柳钦.pdf
- 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内生动力和路径选择_李培林.pdf
- 小城镇社区微治理的运行机制...——基于浙北C镇的实证研究_李爱爽.pdf
- 小农体系、渐进城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_夏柱智.pdf
- 新型城镇化:十年总结与远景展望_解安.pdf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城市郊区化研究进展与展望_魏湖滨.pdf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转居村民身份认同的冲突与重构_陶真.pdf
- 新型城镇化的新着力点——以...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路径思考_张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