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二、同伴关系(一)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生发展的阶段1.两岁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一般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物体中心阶段第二阶段:筒单相互作用阶段第三阶段: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2.幼儿游戏中同伴关系的发展(1)3岁左右,儿童游戏中的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儿童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各玩各的。(2)4岁左右,联系性游戏逐渐增多,并逐渐成为主要游戏形式。(3)5岁以后,合作性游戏开始发展,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逐渐发展。(4)幼儿期同伴交往主要是与同性别的儿童交往,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显。(二)影响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1.儿童自身:性格、气质、脾气等个性特征能力(认知、社交)行为特征(交往行为的主动性和正向性)身体吸引力(长相、身高、体质、力气)对自我社会地位的评价、体验和对社交失败的归因2、外界因素:(主要是家长和教师)社会环境:独生子女、高楼住房等对儿童的态度与评价同伴儿童对儿童的基本对待方式(引导?讲理?解释?——不搭理?不理解?强制、命令?简单粗暴?)对儿童同伴交往的教育(重视、允许、创造条件、指导)交往特征(交往的积极主动性、行为、能力)自身特征:性格(急/慢性,内/外向,热情)(三)同伴交往的类型与特征1、受欢迎型儿童13.3%女>男2、被拒绝型儿童14%男>女类型特征:同伴排斥、拒绝,同伴关系紧张,在群体中地位低自身特点:积极主动、喜欢交往、缺乏适宜社交策略,消极行为多类型特征:同伴喜欢、接纳,非常愿意与他交往,在群体中地位高自身特点:积极主动、喜欢交往、社交能力强,亲社会行为较多攻击型:退缩型:易形成外部化问题,如逃学、人际敌意、暴力、犯罪易形成内部化问题,如恐惧、焦虑、退缩3、被忽视型儿童19%女>男4、一般型儿童52.94%女~男类型特征:同伴忽视、冷落,很少被提到,在同伴群体中没有地位自身特点:交往态度消极、拘谨、退缩,社交能力弱,不知如何交往主动性、友好性、策略一般。在同伴中地位一般,没有特别受欢迎但也没有被所有人排斥,同伴提名中没有获得极端的分数。5、矛盾型儿童幼儿园极少被接纳和被拒绝的分数都高,是指被某些同伴喜爱,同时又被其他一些同伴看作具有破坏性而不被喜欢的儿童。(四)学前期同伴关系中的问题儿童1.被忽视型幼儿体质弱、力气小、能力较差;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均较少,性格内向、慢性、好静、不太活泼、胆小、不爱说话、不爱交往,在交往中缺乏积极主动性、且不菁交往;孤独感较重,对没有同伴与自己玩感到比较难过与不安。2.被排斥型幼儿体质强、力气大、行为表现最为消极、不友好、积极行为很少;能力较强、聪明、会玩、性格外向、脾气急躁、容易冲动、过于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但又很不善于交往;对自己的社交缺乏正确评价,往往估计过高,对没有朋友一起玩不太在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