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一、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分享是指孩子与同伴分享玩具、事物等;合作是指孩子与同伴协同完成某一活动;谦让是指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够先满足对方;援助是指在他人需要帮助时给予帮助。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二)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和特点1.亲社会行为的萌芽(2岁左右)2.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出现明显个别差异(3~6、7岁)(1)合作行为发展迅速(2)分享行为受物品的特点、数量、分享的对象的不同而变化(3)出现明显的个性差异(三)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1.社会生活环境社会文化。比如,东方文化中强调群体和谐,因而赞扬亲社会行为。这种倾向使亚洲国家的人们重视在儿童早期就鼓励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从而使儿童的游戏和儿童之间的社会互动为孩子进入成人社会打下了基础。因此,从宏观上讲,亲社会行为是社会文化的产物。电视媒介。电视是儿童学习亲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途径。有个实验表明,观看亲社会节目的五六岁儿童不仅能懂得节目的特定亲社会内容,而且还能将其应用到其他情境。2.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家庭。家庭是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家庭对孩子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榜样的作用,父母自身的亲社会行为成为孩子模仿学习的对象;第二,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关键因素。例如,民主家庭的父母是支持孩子独立活动的,他们经常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奖赏和指导;同时,民主家庭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有自己的权威,这种权威表现为给孩子们制定严格的准则,同时也向他们清楚地说明对他们施加限制的原因。同伴相互作用。同伴关系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对此有较为一致的看法,即在儿童的安慰、帮助、同情等能力形成过程中,同龄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调查表明,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60%来自同龄人,40%来自于成人。同伴的作用不外乎模仿和强化两个方面。3.移情不论是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还是儿童具体生活环境的影响,最终都要通过儿童的移情而起作用。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的根本的、内在因素。移情的作用已被实验所证实。对于学前儿童来说,由于其认识的局限,特别是容易自我中心地考虑问题,因此,帮助孩子从他人角度去考虑问题,是发展孩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途径。
移情及其培养一、什么是移情?移情又叫感情移入。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移情是由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引起,并与之相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共鸣情感反应。通俗地讲,移情是指个体想想自己处于他人的境地,并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思想及活动的能力,即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能力。二、移情能力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1、移情促使幼儿摆脱自我中心,为其社会性发展铺平了道路。2、移情为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3、移情促使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为日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及社交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移情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三、如何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1、移情能力的培养可从情绪的辨识入手能正确地识别他人的情绪是孩子移情能力形成的基础。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注意他人的情绪反应,经常要求孩子观察别人的情绪状态。(1)观察自己的表情。当孩子做出高兴、生气、喜欢等表情时,家长可以在孩子面前放一面镜子,让孩子看到镜子中自己的面部表情。这种方法被称为镜像表情观察法。
(2)表情图识别。即教孩子识别一些明显的表情图,如高兴、生气、害怕等表情图,甚至可以利用各种卡通人物的夸张表情,有时效果也很好。
(3)表情模仿训练。即让孩子做出和同伴相同的面部表情动作,在模仿同伴的各种表情时,能立刻用正确的语言说出这是什么表情,如“高兴”、“害怕”“生气”等。
(4)表情推测。即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孩子推测故事中某一角色的表情。如,有一天,小白兔在森林里玩,突然一只大灰狼出现在小白兔的面前,请想一想小白兔心里会觉得怎样?2、当孩子掌握了这些基本情绪的辨识之后,要求孩子把这些情绪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如孩子看到一样新奇有趣的玩具,问孩子:“你看到了这玩具心里怎么想?”孩子能准确地说出“我很喜欢它”,而不是简单地回答:“我很高兴。”又如当孩子做错了事以后,问他:“你现在心里感受怎样〉”他们能说出“觉得难为情”,而不是单纯地说心里觉得不舒服。3、引导孩子对他人的情感产生共鸣(1)情绪追忆情绪追忆是通过语言唤起孩子过去生活经历中亲身感受到的情绪体验,引起他们对当时情景的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概念及内容.ppt
- 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ppt
-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ppt
-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pptx
- 学课件-便秘的护理.ppt
- 学课件-病情观察-对瞳孔、心理状态、特殊检查治疗或用药的评估.ppt
- 学课件-病情观察--一般观察(下).ppt
- 学课件-病情观察--意识状态的评估.ppt
- 学课件-病区的环境管理.ppt
- 学课件-晨晚间护理.ppt
- 国盛证券-房地产开发2025W14:新房二手房成交量能环比小幅走弱.pdf
- 捷昌驱动(603583)与灵巧智能强强联手,驱动龙头迎来机器人星辰大海.pdf
- 广发证券-拓普集团-601689-拓普集团(601689):AI赋能汽车系列:持续进击的卓越平台型供应商.pdf
- 广发证券-证券行业东南亚市场洞察-中资券商出海的机遇与借鉴.pdf
- 国投证券-关税反制利多大豆价格关注种植板块及种业创新.pdf
- 华源证券-斯瑞新材-688102-铜基合金细分领域龙头,航天+医疗+半导体板块共振放量可期.pdf
- 浙商证券-美湖股份-603319-深度报告-柴发油泵增厚业绩弹性,机器人业务打开成长空间.pdf
- 华创证券-3月通胀数据解读-促消费政策对CPI的成效如何.pdf
- 华源证券-一品红-300723-困境反转,痛风大品种呼之欲出.pdf
- 资产因子与股债配置策略4月:普林格周期仍处复苏阶段,黄金长债超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