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民国女性服饰—文人笔下话服饰
摘要:民国时期社会呈现动荡不定的局面,由于西风东渐开始冲击我国本土文化使得整体国民思想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尤其是大批女子走向社会让服饰也打开了全新的局面,一次服装改革的浪潮席卷了中国。本文透过民国时期文人的作品,从这一视角追寻女性服饰变幻,探究服饰文化背后的政治状况、经济风貌、道德观念及生活习俗的同时,思考中国服饰可发展之方向。
关键词:民国;女性;服饰变幻;文人
1.前言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用坚船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早期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西风东渐“的现象推动了整个中国社会的观念的变化,一些知识分子也认识到“预开民智,先去民陋”的重要性,《剪辫令》与《放足令》的出现便是知识分子为改革服饰乃至国情的重要举动。同时西方的商品源源不断的输入和留学生所带回国的新思想新装扮改变了国人原有的服饰观,抑制了国内同种商品的生产,工业化大生产使女子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也去繁从简,自此,新思想新文化带入一股新风气,并涌入人们的视野。
社会形态的变革使民国时期的服饰也随之变革,而服饰的改革也对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着巨大影响,社会形态也再随着服饰的进步而发展变化;中国文人的笔下也开始记录着中国女性服饰开始从传统的中式服饰走向西式化的道路。
2.民国女性服饰变幻曲
民国初期,夺得政权的革命者们首先采取的改革措施是满族的辫发和千年的缠足。早在1882年,康有为奏准及告示天下禁缠足;女子缠足一是不利于行,在战乱多发之年逃难是极为不便的,二是缠足小脚的女子缺乏运动,难以生养出健康强壮的婴儿,这样于国家富强,于人民兴旺而言都是不好的。①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男权社会对妇女缠足是喜爱不已,妇女放足条例和现象的出现代表着新女性的社会地位的提升;虽然国民心中的封建缠足意识远比想象中顽固,民国这些年间女子的脚缠缠放放根除不禁,②但放足的条例却是真实地推动了女性思想与服饰的发挥与发展,这些潜移默化源远流长的影响带动了之后民国女性服饰的变幻多样的新气象。
2.1鲜少出户,未触洋风
鸦片战争开启国门以来,西式风潮就开始影响中国人的生活,20世纪初的男装已渐渐接触到西式西装,而女装的情况有所不同,一是因当时中上阶层的女子大多都鲜少出户,与西方接触甚少,服饰受影响的情况相对较少;二是19世纪的西方盛行的服饰复杂夸张,有着洛可可时期的遗风,不容易被华人女子所接受,也不符合当时的中国时宜,除了在上海及广州一些极少数的留洋海外的富裕人家会穿着女式洋装以外,并不能成为大部分中国女子的流行时尚。张爱玲在《更衣记》中就提及:“开国的时候,因为‘男降女不降’,女子的服装还保留着显著的明代遗风。
2.2讲究合身,装饰渐少
辛亥革命前女子在当时想要出众一点都是伤风败俗之事,诗人徐志摩在《巴黎的鳞爪》里就提到:“我们不幸生长在中国女人衣服一直穿到下巴底下腰身与后部看不出多大分别的世界里,实在是太蒙昧无知,太不开眼。”③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民国之初,剪辫发,易服色,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都送进了历史博物馆,随着革命之力的影响民国女性服饰渐渐的也开始简化了,女装油清末的上衣下裤逐渐演化为上袄下裙,衣身开始收得较窄小,下摆开始多变,袖长变短开始呈现喇叭状,也是之后被人们称谓的“倒大袖”。
2.3返璞归真,文明新装
在当时大部分女性对服装的改易是极为缓慢甚至保守的,但在清末女装样式依旧是主流的杂乱混沌的年代里,出现了以大学生装束亮相的一股清新空气。1910年后,女学生和年轻妇女受当时日本女装的影响流行起了不施绣文不戴首饰不涂脂抹粉甚至是不穿裹足的“文明新装”,当时新办女校常用西式的教育方式,所以服饰也流行起这种上身着修长高领衣衫下穿黑色长裙,搭上小圆眼镜、大围巾和尖头皮鞋的学生装。这种妆容淡雅,洗净铅华的女校素服开了现代女装的先头。
文人们对女子服饰也是有态度的,文明新装的新装在文人眼中也是不同的,甚至在他们笔下是不同世俗的好看,在徐志摩先生写给陆小曼的日志中就提到:“我爱你朴素,你爱你奢华。你穿上一件蓝布袍,你的眉目间就有一种特异的光彩,我看了心里就觉着不可名状的喜欢。朴素真是真的高贵。你穿戴整齐的时候是好看,但那好看是寻常的,人人都认得。素服的眉,有我独到的领略。”④这种有着知识沉淀的别样装扮,介于清朝几百年的“鎏金错彩”之美后着实给人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2.4长袍加身,旗袍登场
“一九二一年,女人穿上了长袍”⑤张爱玲在《更衣记》中清楚的提到长袍在女性身上穿着的时间,女子在五族共和之后不知为何的女性突然一致的改穿旗袍。服饰从“三绺梳头,两截穿衣”变成男子的一截穿衣,这样的行为并不是为了效忠清朝和复辟运动,而只是醉心男女平权之说,模仿男子的一截穿衣,排斥一切女性化的东西,以此展现女子也可自立自强的男性一面,甚至有人认为民国最早的旗袍就是完整的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