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之鉴赏思想感情.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

高考古诗中常见题材中的思想感情

一、山水田园诗常见思想感情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黑暗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抒发自己绝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或怀才不遇的苦闷

3.表达对归隐山居和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抒发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的心情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6.歌颂劳动生活,抒发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厚情谊

7.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农村生活的艰辛以及农民的痛苦

二、赠友送别诗常见思想感情

1.表达对离人眷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以及朋友间的真挚情意

2.叮咛、称颂、劝慰勉励友人

3.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怀抱

4.借送别表达思古之情

5.以送别为名,实为写景或抒发其他情感

6.在离别之意中渗透着作者的身世际遇和人生感慨,寄无限人生感慨于依依惜别之中

三、边塞征战诗常见思想感情

1.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赞美祖国河山

2.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3.描写将士们与亲人的离情别绪,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4.抒写战士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5.表达报国无门的哀痛,壮志难酬的哀伤

6.揭露官兵之间的矛盾,批评边将无能,控诉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四、羁旅行役诗常见思想感情

1.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绵绵乡愁

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故乡亲人的热爱与思念

3.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4.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五、闺怨相思诗常见思想感情

1.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

2.表现对游子的思念、牵挂

3.表现了一种渴望与丈夫团聚,怨战、厌战的情绪

4.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哀怨、无聊冷清(宫怨诗)

5.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幸福生活的向往

6.抒发王朝盛衰之感通过宫女的变化来反映

7.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

8.控诉封建社会嫔妃制度的罪恶

六、咏物抒怀诗常见思想感情

1.表现诗人高尚情操

2.抒发自身的愁情幽愤

3.表达诗人的人生理想或愿望

4.讽刺时代或社会上丑恶的人性或现象

5.单纯表达诗人的喜好和兴趣,咏叹事物的美好

(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法惠寺横翠阁(节选)

苏轼

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悲秋春更悲。

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

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百年兴废更堪哀,悬知草莽化池台。

游人寻我旧游处,但觅吴山横处来。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岁月流逝,归期渺无,作者用春比秋悲的说法,将思乡愁绪展现得更为浓烈。

B.三四句紧承思乡之情,怀念过往,回忆起在家乡泛舟平湖、观览群山的情景。

C.由“平湖”思及“濯锦”、由“横翠”忆及“峨眉”,联想自然,对仗工整,圆转流动。

D.诗中暗用了李煜“雕栏玉砌应犹在”和“独自莫凭栏”等词句,反其意而用之。

16.最后四句,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解析

15.B【解析]三四句是虚实结合,“平湖”“横翠”为眼前所见,是实写:“濯锦”“峨眉”,为家乡之景,为虚写。

16.【参考答案]①诗人的情感由悲叹转为旷达、洒脱。②“百年”两句感慨人事代谢、岁月沧桑变迁。诗人由百年兴废推“草莽”与“池台”的转化。③“游人”两句,诗人自信多年后一定会有人因寻诗人的游踪而到吴山来。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临江仙·正月二十四日晚至湖上

叶梦得

三日疾风吹浩荡,绿芜未遍平沙。约回残影射明霞。

水光遥泛坐,烟柳卧攲斜。

霜鬓不堪春点检,留连又见芳华。一枝重插去年花。

此身江海梦,何处定吾家。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连日的春风带来了春的消息,但毕竟时令尚早,还不能看到盛春的美景。

B.题目明确词人是在傍晚到湖上游览,词中“残影”“明霞”对此也有照应。

C.湖中景色见于词人的顾盼之间,水面波光粼粼,岸边暮色中的垂柳朦朦胧胧。

D.面对美景,词人找出去年佩戴过的花饰插到头上,掩饰鬓边的斑斑白发。

16.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15D

16.?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以及漂泊无依的感伤之情。词的上阕描写了春风吹拂,青草尚未长满沙堤,夕阳余晖映照出岸边的花影,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下阙写作者已满头白发,却仍在留恋美好的春光,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同时“此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