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分析和总结.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婉约派女作家。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她的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闺情相思,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风格顿变。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失。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

?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意境清凉幽然,颇有仙风灵气。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

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 接下来的五句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悬念。接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两句,构成一种目断神迷的意境。按顺序,应是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而思及谁寄锦书来。?谁?字自然是暗指赵明诚。但是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所以有?谁寄?之叹。说?谁寄?,又可知是无人寄也。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无时无刻不萦绕于词人心头。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

?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凄凉无奈之恨。 下片自此转为直接抒情,用内心独自的方式展开。?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这两句也是上阕?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长水远,锦书未来,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足证双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这两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起来看,从?一种相思?到?两处闲愁?,是两情的分合与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深化,则诉说此情

已由?思?而化为?愁?。下句?此情无计可消除?,紧接这两句。正因人已分在两处,心已笼罩深愁,此情就当然难以排遣,而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了。?此情封锁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三句最为世人所称道。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

?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在艺术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当然,这两个四字句只是整首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非一枝独秀。它有赖于全篇的烘托,特别因与前面另两个同样工巧的四字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前后衬映,而相得益彰。

点绛唇——[清]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因南北朝时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来。明〃杨慎《升庵词品》曰:

?《点绛唇》取梁江淹诗‘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以为名。? (李清照) 闺:过去年轻女子居住的内室。 柔:一作?愁?。 崔花雨:这里指崔花调落的雨。 无情绪:心怀抑郁惆怅,没有兴趣。人何处:所思念的人在哪里?此处的?人?,当与《凤凰台上忆吹箫》的?武陵人?及《满庭芳》的?无人到?中的两个?人?字同意,皆喻指作者的丈夫赵明诚。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意,以表达亟待良人归

来之望。望断,即望尽,以极多次数凝望,一直望到看不见。 【古诗今译】 一个人独处深院闺房,心中总是积郁着千丝万缕的愁绪。怜惜春天,可春天已经匆匆离去了,就在这原本令人落寞难捱的暮春时节偏偏又下起了几点令人懊恼的雨。 倚着栏杆,眺望远方,无论怎样也无法排解心中的忧烦愁苦。心上的人儿,你现在何方?在这枯草连天的季节,望断天涯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