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VIP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理解诗歌内容和诗人情感。

2.通过品读,理解此送别诗“赠别不作悲酸语,魄力自异”的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歌中诗人表达的离情别绪和旷达胸怀。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韵律之美。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赏析法

3.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3分钟):

俗话说:“黯然销魂者,唯别市已矣。”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由于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容易,所以在诗中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但送别诗中也有明朗乐观之作,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走进作者(3分钟)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一带)人,与当时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同样著名,被称为“初唐四杰”。他是著名学者王通的孙子,很小的时候就写得一手好文辞,有“神童”之称,可惜不到三十岁就在渡海时落水而死了。他做过几任小官,却两次遭到斥逐和除名,短短的一生是在坎坷中度过的。留传下来的《王子安集?里,文比较多,诗不足百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要算是他的代表作。

3.初读诗歌(5分钟):

?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学生自由朗读,感受诗歌韵律。

4.解析诗意(10分钟):

?讲解诗歌中重点字词的含义。

少府:官名。

城阙:皇官门前的望楼,往往被用水代表京都。这里指唐朝都城长安。

辅:以...为辅,这里是拱卫的意恩。

三秦:这里泛指秦岭以北、西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本指长安周国的关中地区。

风烟: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

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油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洲;

宦游:出外做官。

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人认为陆地的四周都为大海所包围,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比邻:并邻,近邻。

无为:不要效仿。

歧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引导学生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译文:三秦之地护卫着长安,透过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

心中怀有无限情意与你分别,我们都是离乡在外做官的人。

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好像近在咫尺。

绝不要在分别时,像恋爱中的青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襟。

5.赏析诗歌(15分钟):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1).首联的作用:

这两句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友人的赴任之处,并勾勒出两处的地理形势和风貌,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既有乐观的情绪,又饱含着诗人对朋友远行的依依不舍与牵挂。

(2).炼字角度:

“辅”,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

“望”,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思考:这一句作者是如何劝慰朋友的?

这两句从正面写离情而话语急转,变为劝勉。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借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修辞:

这两句诗运用夸张、对偶的修辞,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离别,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

2.哲理:

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故成为千古名句。

?尾联: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以幽默的口吻劝慰对方。这首诗之所以在古代送别诗中别具一格,正因为它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出开朗、乐观、豪放的山怀,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三

学生讨论(10分钟):

(1)结合尾联,说一说为什么这首诗在古代的送别诗中别具一格?

诗人劝友人不要因为离别伤心落泪,要心胸开阔坦然面对,满怀信心踏上新旅程,使全诗气氛变悲凉为豪放,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摆脱了其他送别詩感伤、低沉的情调,表现出开朗、乐观、豪迈。

(2)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了诗人积极旷达的思想感情。

具体来说,诗中体现了以下几种情感:

旷达胸怀:通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强调真正的友谊不受时空限制,体现出诗人的豁达心境。

乐观精神: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积极态度,不因分别而过于悲伤。

对友情的珍视:表达了诗人与杜少府之间深厚的友谊。

鼓励与慰藉:给予友人温暖与鼓励,让他对未来的旅程充满信心。

整首诗一反送别诗常见的悲伤情调,以开阔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情谊和对未来的积极期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7.朗读背诵(5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