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滨海新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期末试题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用规范的要求,把下面的诗句抄写在格内。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5的
2.看拼音写词语。
出
操
7
无
无
F的
无的
之的
无的
心
3.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附近(fǔ)一瞥(piě)B.着(zhuó)陆污垢(gòu)
C.可恶(è)突兀(wù)D.熟(shóu)悉屡(lǎ)次
4.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填序号)。
“端”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端正:正派B.东西的一头:事情的开端C.原因:
起因D.用手平着拿东西E.头绪,方面F.事情:道理
(1)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2)人们把饭菜端到院中的餐桌上,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3)制定一个科学的学习计划,是新学期的良好开端。()
5.连线。
老黄牛
比喻外强中干的人。
千里马
比喻没有骨气、摇尾乞怜的人。
纸老虎
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铁公鸡
比喻有突出才干的人。
哈巴狗比喻一毛不拔、非常吝啬的人。
6.选词填空。(填写序号)
试卷第1页,共4页
A果然B竟然C虽然
(1)抖音、快手、网游()很好玩,但是现在学习更为重要。
(2)按照老师讲解的方法,同学们()很顺利地解出了这道难题。
(3)大家都没有想到,这次运动会的总分第一名()是三年级。
7.修改下面这段话。
在小学生活中,我利用课余时间读了许多不少的书,其中最喜欢读的是“上下五千年”。
我写的一遍读后感参加了今年学校举办的作文比塞,获得了一等奖。
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改为陈述句:
(2)仿照例句,写一种情况,用上连续的表示动作的词语
例句: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用力地蹬着车顶,攀上了窗口。
(3)使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下面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水轻微地流动一下。
他们就摇动起来,好像活的一样。
。
(4)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
仿写比喻句:。
9.古诗文填空。
(1)篱落疏疏一径深,
(2),不尤人。
(3)《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点明送别友人时间与天气的诗句
是:
d
4)胤,博学多通。“通”字可解释为
(5)欲将轻骑逐,
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0.《“诺曼底号”遇难记》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
11.“繁华、璀璨、肥沃、高楼林立”这些都是描写城市生活的词语。()
12.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所以一般不会饱含真挚的情感。()
13.《颐和园》作者的游览路线是:长廊→佛香阁→万寿山→昆明湖。()
试卷第2页,共4页
口语交际
14.认真阅读以下情境,然后依据情境将对话补充完整。
情境:
班主任王老师通知大家:明天下午第二节课,在学校三楼活动室举行树叶贴画比赛,请同学们带齐彩笔、剪刀、胶水、白纸和采集来的树叶。小明请假了,没有到校。班主任
让小红去告诉小明。
小红:小明,你好。你的病好些了吗?
小明:谢谢。好多了。我明天会去上学。
小红:
小明:好的。谢谢你来告诉我。
阅读与感悟
①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
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②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