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39卷第8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Vol.39,No.8
2023年8月
POLYMER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
Aug.2023
聚3,4-乙烯二氧噻吩的化学氧化条件及性能
曹潇尹,邓华,傅强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
摘要: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的原位氧化聚合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复合功能材料的制备,而如何优化PEDOT的氧化聚合条件使其原位生长后材料的电导率提高成为研究的一大重要方向。文中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以九水合硝酸铁(Fe(NO)·9HO)为氧化剂合成了导电聚合物PEDOT,研究了掺杂剂种类、聚合温度、单体浓度、单体与氧化剂比例对聚合得到的PEDOT链结构和导电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水作为反应溶剂,九水合硝酸铁为氧化剂的条件下,在60℃反应时间4h,单体浓度7g/L,单体与氧化剂的摩尔比为1∶1时,聚合得到的PEDOT电导率最高。
关键词:导电聚合物;化学氧化聚合;聚3,4-乙烯二氧噻吩
中图分类号:O62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55(2023)08-0041-07
导电聚合物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由于其共轭结构的存在,具有在环境中显著稳定的电学行为。由于其制备成本低、易于合成、成膜性强等优点,广泛地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热电材料[1]、光热材料[2]、超级电容器[3,4]、电极[5]等)。了解PEDOT的导电行为对于优化相关PEDOT纳米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至关重要。
目前,基于PEDOT的复合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涉及到的PEDOT合成方法有化学氧化聚合法、气相聚合法、电化学氧化聚合法等。其中,采用电化学氧化聚合方法时EDOT单体需要在电压作用下沉积在导电衬底上的加工方式而限制了PEDOT的应用[6]。气相聚合法需要将单体以气相的形式输送,沉积、氧化、掺杂在1个步骤内完成,这种方法虽然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高电导率,但其沉积过程条件的调控和沉积后薄膜的均匀性控制存在一定的困难[7]。化学氧化聚合法主要是通过在有机/水介质中EDOT单体在氧化(掺杂)剂的氧化过程中进行的,所以化学氧化聚合法无疑为一种更快捷、更可控、更简便的PEDOT与材料复合的制备方法。化学氧化聚合法的一些常见的氧化剂有Fe(Ⅲ)盐、Cu(Ⅱ)盐、Ce(Ⅳ)盐、二氧化锰、过氧化物和高价碘化物[8,9]。
Jia等[10]将PEDOT原位化学氧化生长在细菌纤维素(BC)上,BC上原位生长PEDOT的复合薄膜在最优条件(探究不同反应时间、单体与氧化剂摩尔比)下电导率仅为1.4S/cm,同时加入SWCNT以合成纳米多孔的PEDOT/SWCNT/BC气凝胶则可以将电导率提升到290.6S/cm。原位聚合虽然能使PEDOT均匀地涂覆在BC纳米纤维和SWCNTs的表面上,但对原位聚合的条件还需一定的优化。Zhang等[11]通过低温界面聚合构建了具有蠕虫状结构的聚(3,4-乙烯二氧噻吩)∶对甲苯磺酸(PEDOT∶Tos)涂层的聚丙烯(PP)非织造布。虽然合成方法成本低且简便,但这种具有核壳结构织物仅具有2.19S/cm的电导率。
基于此,本文对化学氧化法聚合PEDOT的条件进行了探究,得到最优条件下的掺杂剂种类、聚合温度、单体浓度、单体和氧化剂比例,并对PEDOT进行形貌和微观表征。得到了水体系条件下PEDOT化学氧化聚合的最优条件,旨在为PEDOT基原位氧化聚合的复合材料制备提供参考。
1实验部分
1.1试剂与仪器
doi:10.16865/ki.1000-7555.2023.0170
收稿日期:2023-04-1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通讯联系人:邓华,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E-mail:huadeng@
42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23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静电纺丝MNZ_PLGA纳米纤维膜制备表征及药物释放研究.docx
- 具有绿色降解自修复特性的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docx
- 具有同分异构体的磺化聚酰亚胺质子交换膜对全钒液流电池性能影响.docx
- 聚(L-乳酸-co-衣康酸丁二醇酯)_中空介孔SiO_sub_2__sub_微球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对草莓包装中微气氛的调控作用.docx
- 聚苯胺微乳液的连续化合成及在水性聚氨酯涂料中的应用.docx
-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和聚辛二酸丁二醇酯及聚(丁二酸-co-辛二酸丁二醇)共聚酯的酶促降解.docx
- 聚对二氧环己酮_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docx
- 聚多巴胺涂层的制备及其衍生碳材料的概述.docx
- 聚合物三腔微管挤出口模结构对胀大变形的影响.docx
- 聚醚醚酮_碳化硅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性能.docx
- 聚偏氟乙烯_多壁碳纳米管电磁屏蔽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docx
-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纳米纤维膜3D微_纳米串珠构建及性能.docx
- 聚四氟乙烯掺杂对弹性基摩擦纳米发电机输出性能的影响.docx
- 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相对分子质量对聚氨酯耐辐照性能的影响.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