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极限学习机的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外部短路热模型研究 - 副本.docx

基于极限学习机的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外部短路热模型研究 - 副本.doc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引言

推广电动汽车(EV)是减少全球对化石燃料依赖和减轻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举措。可充电锂离子动力电池被认为是电动汽车目前可行的能量来源。随着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由锂离子动力电池引起的电动汽车安全事故逐渐增多,这些事故对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制造厂商的声誉造成一定影响,损害了公众接受电动汽车的信心。这些安全事故中部分事故是由动力电池的一种电气故障引发的,即外部短路故障。外部短路故障可在某些情况下发生,如电动汽车碰撞导致电池包机械变形、电池包密封失效导致浸水或灰尘进入、动力电池连接线束磨损等。当外部短路故障发生后,动力电池内部发生剧烈的电化学反应,电池温度会急剧升高,可能会进一步触发电池热失控。因此,有必要研究动力电池发生外部短路后的温度行为,从而可以有效地进行动力电池安全管理。

(一)文献综述和本文动机

动力电池在滥用条件下会产生大量热量,众多学者研究了动力电池滥用过程中的放热反应机理和生热特性。开发了一种电化学-热耦合模型,以量化动力电池从过充电到热失控过程中的生热速率。利用多尺度电化学-热耦合模型,分析了动力电池针刺过程中的生热行为和电化学反应过程之间的强耦合关系。提出了一种多层次三维热模型以描述动力电池发生内部短路后电池内外部温度分布。通过开展动力电池过充电实验研究了过充电触发热失控的过程,发现电池副反应在发生热失控之前对于温度上升起主导作用。在上述研究中,通过建立复杂的电化学-热耦合模型来描述电池在滥用条件下的热行为。然而,这些模型计算量较大,不能满足电动汽车实际应用中计算效率高的需求。

在动力电池外部短路研究中,学者主要关注外部短路实验方法、热-电行为特性和危害分析、建模和故障诊断等方面。采用准等温外部短路测试方法研究电池材料传输特性对电池外部短路特性的影响,并建立了均质化物理模型来描述外部短路过程。在文献[16,17]中,作者开展了外部短路实验,研究了不同环境温度、电池初始荷电状态(SOC)和外部电阻条件下的电池外部短路的热-电行为特性。提出了一种伪三维多尺度模型,分析了在外部短路故障下电池主反应和副反应中的热力学以及动力学过程。本研究团队在前期工作中,建立了分数阶模型来研究外部短路条件下动力电池的电气特性,并提出了外部短路故障的三步诊断方法;提出了针对动力电池组的外部短路在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具备较好的准确度和鲁棒性。在文献中,本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外部短路电流预测方法,利用电池电压信息来估计外部短路电池单体的电流。

然而,以上研究缺乏有效的热模型来描述外部短路故障条件下动力电池的温升行为,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理想的模型以实现预测精度和计算成本之间的平衡。在电动汽车的实际应用中,由于电池系统空间和制造成本的限制,并非所有动力电池单体都配备温度传感器,因此电池温度应尽可能仅使用电流或电压信息来进行估算。这激励我们开发了一种新颖的电池热模型,以高精度和低计算量来预测外部短路条件下的电池温度,从而完善动力电池外部短路领域的研究。

(二)原创贡献

本文的创新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在不同初始SOC值(20%、40%和80%)和不同环境温度(–10℃、10℃、20℃和40℃)条件下开展动力电池外部短路实验,并构建外部短路故障数据库,用于建立和验证所提出的电池热模型;

②建立基于极限学习机的生热模型(简称ELMT模型)来预测电池发生外部短路后的温度行为。与经典极限学习机相比,ELMT模型中激活函数被集总参数热模型取代,从而更精确地刻画电池温度变化;

③在模型拟合和预测精度以及计算成本方面,使用外部短路实验数据对提出的ELMT模型进行验证。为了证明ELMT模型的有效性,比较了ELMT模型与通过遗传算法(GA)优化的MLT模型的性能。

(三)本文架构

第2节将介绍动力电池外部短路实验平台和分析实验结果。第3节将提出并详细说明ELMT模型。在第4节中,使用不同初始SOC值和环境温度下的外部短路数据验证所提出的模型。第5节为本文结论。

二、实验研究

为研究外部短路条件下动力电池的电、热行为特性,本文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开展了电池外部短路测试。这些条件涵盖了高、中和低的环境温度(分别为40℃、20℃、10℃和–10℃),以及高、中和低的电池初始SOC值(分别为80%、40%和20%)。在每种实验条件下,重复进行两次外部短路测试,实验结果分别用第1组和第2组实验结果表示。将实验数据用于训练和验证本文提出的模型。表1为本文所使用的18650型Li(Ni0.5Co0.2Mn0.3)O2电池的详细规格。

(一)外部短路实验平台

本文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外部短路实验,该平台用于开展动力电池外部短路实验并研究电池外部短路行为特性。在前期工作中,我们已经建立了一种电池组外部短路实验平台并已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本文重点关注

文档评论(0)

丹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