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策略--它山之石可以琢玉 论文.docx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它山之石可以琢玉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它山之石可以琢玉

摘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常用来比喻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和事,足以说明在古代我们的先人就很重视从别人那里学习长处。因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借用名家课文的“它山之石”,来琢学生作文的“玉”。文中从得其数: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得其志: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得其为人:紧随时代的脚步这三方面阐述了个人观点。“它山之石”不是只能远观的景物,也是可以帮我们“琢玉”的利器,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是要在平时不断的练习中才能提高的。

关键词:得其数,得其志,得其为人

正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常用来比喻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和事,足以说明在古代我们的先人就很重视从别人那里学习长处。

在我们小学作文教学中我觉得也需要发扬这种借鉴精神,让它山之石来帮助我们琢成玉石。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常能听到很多老师说小学作文难教,其实只要方法得当了,还是可以让孩子们的作文亮起来的。正如法国教育家爱尔维修说“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借鉴它山之石是孩子作文走向成功的前提。

个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二十多年,根据自己的一点经验觉得对于小学作文教学不能仅仅在作文课的时候才教授写作方法,要将作文教学贯穿于每一节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在上新课的时候利用课堂教学把写作方法融于其中,让学生在学习新课的时候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让孩子们的写作技能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提升,课堂教学也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学而不化,非学也。”这是杨万里在《庸言》中的名句,此处的“化”就是融会贯通的意思,“非学”指不是卓有成效的学习。意思是学习却不能融汇贯通就不是卓有成效的学习。如果学生学习了一篇新课文却不能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不就是没有成效的学习。

因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借用名家课文的“它山之石”,来琢学生作文的”玉”。

一、得其数: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当然,写作也是要有技巧的,那么,技巧从何而来?我们平时教学的每一篇课文就是最好的范文,把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运用到作文中,自然能让作文更加吸引人。例如,《只拣儿童多处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中将“儿童多”与春天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美景。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可以将作文教学贯穿进来。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用笔画出文中表现儿童多的句子,然后与大家交流一下。

生1:“女孩子、男孩子,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簇,叽叽喳喳的,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儿,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这处写出了人多。

生2:“也有些孩子,大概是跑累了,背倚着树根坐在小山坡上,聚精会神地看小人书。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浩荡的东风里哗哗地响着。”这处也写出了儿童多。

生3:我觉得“沿着湖边的白石栏杆向玉澜堂走去,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这里也写出了儿童的多。

生4:…………

师:你们真棒,找得都对。那你们能不能再想一想作者是怎么表现人多的呢?生1:是用“东一堆,西一簇”来说明人多的。

生2:树根上靠着儿童,小船上乘满了儿童,足以看出儿童很多。

生3:常和孩子撞个满怀,若人不多的话怎么能常撞上呢?

师:大家说的真好。其实作者在文中为了表现儿童多,用描写的手法将四周所见的不同人物的活动记录下来,有视觉所见,有听觉所闻。这样来写文章既让文章生动形象也避免单一,更不会在写作的时候无话可说了。这就是孔子的“得其数”,即明白作者的写作技巧了,大家在下次的作文中可以尝试下。

从课文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因为有了老师在课堂上对原文的讲解,学生可以很好地体会这种写作方法的妙处。比单纯讲解写作技巧更有效果,学生接受得顺其自然,理解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这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避免到作文课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学生手忙脚乱了。

二、得其志: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小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很喜欢对照课文仿写,这对刚学写作的同学来说未尝不可,但是若不能把握住要领很容易让作文流于形式。课堂教学新课的时候,要充分把作者的写作目的讲解透彻,就必须要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将写作目的与技巧的运用相互结合起来。得其志方能得其精髓,写出来的作文才能血肉丰满。在教学《黄果树瀑布》中,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师:大家在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作者首先写瀑布哪方面的?

生1:写声音的。“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方飘来”这句话就是写声音的。

师:这声音有什么特点呢?文中有没有细说?

生2:作者对瀑布声音的描写很细致,先是小然后是大。从“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