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6-方正证券-中美通胀的分化与收敛.pdf

20240426-方正证券-中美通胀的分化与收敛.pdf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美通胀的分化与收敛

芦哲S1220523120001

方正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经济学家

2024年4月26日

一、回顾:中美通胀为何分化

总量:需求、供给。

结构:能源通胀、商品通胀、居住通胀、工资通胀。

CONTENT

二、展望:中美通胀如何演绎

目录美国通胀粘性

中国物价回升的三个条件

2

回顾:2021年以来,中美通胀分化持续

•2021年以来,中美通胀走势持续分化。CPI同比口径下,美国通胀在飙升至9.1%有所回落,但仍持续高于2%,而中国

通胀则持续保持在相对温和水平。

•总量上看,中美迥异的供需环境构成通胀分化的关键,而这背后不乏有财政政策侧重点不同的原因。结构上看,供需

环境的差异在能源通胀、商品通胀、居住通胀、工资通胀四个分项上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3

rQtQoMmRnNtNoNpNpMzRnQaQ9RaQmOqQoMmQlOqQrNfQmOpR7NsQmMwMsPxPuOsPqQ

总量上看,通胀分化来自财政政策侧重点的不同

•美国:财政刺激基本针对为居民部门。疫情在美国爆发后,特朗普、拜登政府相继出台了CARESAct、ARPAct,在

20Q2、21Q1两个季度分别向美国居民部门转移支付了折年4.7、5.2万亿美元的现金补助,联邦政府剩余的转移支出

则发放给州与地方政府,由后者再次进行对居民部门的转移支出。此外,高企的通胀也让美国政府部门的社保养老、

食品券补助金额提升,又反过来强化了对居民部门的补贴力度。

•中国:财政刺激主要偏向企业部门。与美国不同,中国居民部门转移净收入长期为负。近年来减税降费更偏向企业部

门,在2022年4.2万亿减税降费中,企业方面获得留抵退税2.46万亿、新增降费2000亿、缓税缓费7500亿,居民方面

则获得出台支持居民换购住房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对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阶段性减半征收车购税,

二者规模仅有数百亿。

4

在需求端,这导致了中美居民不同的消费与储蓄画像

•美国:超额储蓄是因,消费是果。政府部门发放的转移支出在居民部门形成了2.3万亿美元的超额储蓄,而拥有了飞来

横财后的美国居民消费迅速修复,但也最终导致通胀飙升。截至最新,美国名义消费支出较疫情前趋势线仍然高出

13.3%,价格上涨构成主因。时至今日,美国超额储蓄已所剩不多。

•中国:消费是因,超额储蓄是果。在地产、理财回报率下行的背景下,中国居民部门名义消费支出与疫情前趋势线比

仍有-9.6%的缺口。未用于消费的资金在居民部门账户上形成预防性的超额储蓄,截至最新3月已有49.3万亿元。时至

今日,中国超额储蓄仍在不断累积,资金沉淀使得中国居民通胀保持温和趋势。

5

在需求端,中国需求走弱还有地产和外需的影响

•从需求端来看,更重要的是房地产和外需下行对总需求的拖累。历史上,房地产和出口同时下行的年份,国内低通胀

压力往往较大,如1998年、2015-2016年。

•从直接价格影响来看,地产上下游,如黑色、建材、木材等相关行业价格自2022年以来持续下降;外需下行,出口商

以价换量,对工业品出厂价格拖累较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如此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