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PAGE
PAGE172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儿科学的范围特点
第一章 绪论
儿科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卫生保健、疾病防治为主要任务的医学科学。年龄:卫生部规定从出生到14周岁
内容:分为基础儿科和临床儿科
2、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胎儿期(受孕——分娩,约40周)
①生长发育迅速,营养完全依赖母体。
②孕前3个月为各器官分化成形时期,如母体受不利因素影响,可引起胎儿畸形,死胎、流产、早产等,所以应重视孕期保健。
新生儿期(出生时脐带节扎——足28天)
①脱离母体,对外界适应能力差,尤其是围产期(胎龄满28周——产后7天)此期是从胎儿晚期到新生儿早期,是生命遭到最大危险的时期,死亡率高。注意做好围产期保健。
②大脑皮质兴奋性低下,终日处于睡眠状态。
③易患新生儿疾病:生产性损伤、出血、溶血、先天畸形、各种感染。
④注意事项:加强护理、合理喂养、注意保暖、预防感染。
婴儿期(28天——满1周岁)
①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对营养物质需求大,而消化功能未健全,易引起腹泻、营养缺乏。
②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③该时期运动功能发育快,条件反射逐渐形成,所以要注意培养。
④4、5、6个月后婴儿对传染病的免疫力下降,易患传染病,所以应按时进行预防接种。
幼儿期(1周岁——3周岁)
①生长发育相对减慢。
②乳牙先后出齐。
③饮食:改母乳为软食并逐渐过渡到成人饮食,若喂养不当易发生消化、营养性疾病。
④智能发育增快,语言、思维能力加强,但对危险识别能力差,易引起创伤或中毒。
⑤该期免疫力仍低下,传染病发病率仍很高。
⑥该期的教养对小儿以后的发展甚为重要,所以要进行良好的教养,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学龄前期(3周——6、7岁)
①体格发育减慢,而智力发育增快,求知欲强,对各种事物易形成牢固的概念,所以应注意培养。加强教育,如简单的文化知识、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习惯。
②这时期传染病仍很多,创伤、中毒机会也很多。
(6)学龄期(6、7岁——13、14岁)
①体格发育加快,肌肉发育加强,动作逐渐精细,这时期开始学习文化知识,家长应注意培养。
②疾病发生率下降,但要注意近视,端坐姿势。
③这时期开始换牙,乳牙——恒牙,要防止龋齿。
(7)青春期女孩:(11、12——17、18周岁、男孩:13、14——18、20)
①生殖系统发育迅速,体格生长突然加快,出现第二性征。
②随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心里、精神、行为等变化很大,而且不稳定,所以要进行正确教育,以促进身心的发育。
第二章 儿科学基础
(一)生长发育的规律
⑴连续不断的发展:婴儿期和青春期生长发育最快。
⑵质和量的发展:
⑶各系统的发展速度不平衡:
⑷个体的差异:
(二)体格发育
1、体重:
(1)正常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约为3Kg
(2)1岁内前半年生长发育快,平均每月增长0.7Kg,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
0.5Kg,所以计算公式
前半年体重计算公式:体重=出生体重+月龄×0.7
后半年体重计算公式:体重=初生体重+6×0.7+(月龄-6)×0.5
(3)2岁时体重约为初生体重的4倍,即12Kg
(4)2岁后平均每年增2Kg,2—12岁体重计算公式:体重=年龄×2+8
(5)体重对于不同小儿亦有差异,但波动范围一般不超平均数的±10%,低于15%应考虑营养不良。高于20%应考虑营养过剩。
2、身长:
意义:它是测量骨骼发育的指标。
(1)出生时平均身长约为:50Cm
(2)1岁内前半年平均每月增长2.5Cm,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1.5Cm,所以1
岁内身高计算公式:
前半年:=初生身高+月龄×2.5
后半年:=初生身高+6×2.5+(月龄-6)×1.5
(3)1周岁身高约为75Cm,2周岁身高约为85Cm。
(4)2岁后平均每年增长5Cm,所以2—12岁身高计算公式为身高=年龄×5+75
测量身长是从头顶——足底
身长可分为
上部量:头顶——耻骨联合上缘,与脊柱发育有关
下部量:耻骨联合上缘——足底,与下肢长骨发育有关。
小儿出生时上部量长,约为60%,下部量约为40%。12岁左右上下几乎相等。
身长结合体重来评价发育情况,低于正常30%以上为异常。
测量方法
3、头部
小儿头部比成人相对大,新生儿头占身长的1/4,而成人占1/8。
头围A:意义:头围大小反映颅骨和脑的发育,头围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