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一轮复习.pptx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一轮复习.pptx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中外历史纲要第五单元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1讲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备考指南课程标准备考分析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考情分析:考查重点是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考查形式是选择题和主观题并重,考查指向为辛亥革命的过程及影响。例如,2022年江苏卷通过选择题的方式创设情境,考查了人们对于革命的态度。备考策略:注意准确把握历史事件不断发展的过程,理解其对20世纪中国社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课程标准备考分析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考情分析:考查重点是新文化运动,考查形式是选择题和主观题并重,考查指向为民国初年社会的新气象。备考策略: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与影响,分析20世纪初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新气象,理解民国初年经济、生活和思想方面的新变化。考点梳理考点一辛亥革命链接教材·学习聚焦(P116、118、120)1.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在革命运动高涨之际,立宪运动也造成很大声势。2.武昌起义成功,中华民国建立,但革命成果最终落入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手中。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但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一、背景:“新政”与“预备立宪”1.背景:1901年初,遭受重挫的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2.经过(1)1901年初开始实行“新政”①内容: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②结果:腐败无能的权贵掌握政权,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2)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立宪派成立预备立宪公会。(3)1908年,清政府颁布《》,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4)立宪派发起三次速开国会的请愿运动,但很快被证明此路不通。(5)1911年,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3.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中国才有希望;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要求推翻清政府。钦定宪法大纲课堂追问清末“新政”及“预备立宪”的意义和失败原因是什么?意义:清末“新政”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定的军事、思想、经济条件;“预备立宪”客观上顺应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潮流。失败原因:国家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预备立宪”以维护清政府专制统治为目的,实际上是一场骗局。二、准备1.组织上(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走上了革命道路。(2)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兴中会中国同盟会2.思想上(1)孙中山提出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2)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3.军事上(1)孙中山组织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如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引起了巨大震动。(2)徐锡麟、秋瑾等革命党人前仆后继,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黄花岗起义三、高潮: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武昌起义(1)有利时机:1911年5月,四川?发展成武装起义。(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晚,革命力量雄厚的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3)结果:起义军很快控制了武汉三镇,并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武昌起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保路运动2.中华民国的建立(1)建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新的共和政体就此产生。(2)《?》的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目的防止袁世凯专权内容国体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民权国民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等自由和权利政体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分权制衡);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责任内阁制)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全体国民3.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1)袁世凯在列强支持下,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又诱使革命党人展开和议。(2)在重重压力下,孙中山被迫发表声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即推举他做大总统。(3)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清王朝结束。(4)1912年2月15日,南方的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果落入袁世凯手中。[图解历史]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几种政治力量相互关

文档评论(0)

138354544543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