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落实、文学支撑、文化导向:近五年中考文言文阅读测评趋势.docxVIP

文言落实、文学支撑、文化导向:近五年中考文言文阅读测评趋势.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落实、文学支撑、文化导向:近五年中考文言文阅读测评趋势

【摘要】针对目前中考文言文阅读测试研究较少的问题,本文从文言文阅读过程中的“文言现象”“文学理解”“文化传承”三个方面入手,对2019年~2023年全国23个省市的中考文言文阅读测试内容与测试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近年来的中考文言文测试呈现出“聚焦文言现象,语境化测查文言翻译;侧重推论深意,多文本考查个性化理解;坚持立德树人,情境化落实以文化人”的典型特征。基于此,笔者对初中文言文课堂提出了重视文言积累、强化文言理解与增强文化意识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中考文言文测评;文言现象;文学理解;文化价值

文言文作为中国语言文字的精华,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考文言文阅读测试因其本身的高利害属性,以及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产生的明显回冲效应,一直受到语文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过去关于中考文言文阅读测试的相关研究,要么仅关注中考文言文阅读的文本材料[1],要么仅讨论中考文言文阅读的某一测试点,如阅读理解能力[2]、思维审辨能力等[3],忽略了文言文阅读学习的独特过程,也没有观照到考试测评中测试内容(考什么)与测试方式(用什么考,怎么考)的内在一致性。

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其文字表述与现代汉语不同,且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因此文言文阅读学习与现代文学习有所区别。目前关于中小学生文言文阅读学习的重难点主要有以下三类说法:一是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老师提出的“一体四面”说,即文言文阅读学习的重难点包括“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面。文言指文言词汇与语法,文章指章法结构,文学指文学欣赏与审美情趣,文化指情感与思想。[4]二是香港中文大学刘洁玲老师提出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说,即基于认知心理学视角,文言文的阅读过程可以分为文言认读与篇章理解两个层面。在文言认读层面,学生需要掌握文言字词、文言句式的相关知识与翻译策略。在篇章理解层面,除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如整合信息、反思推论外,学生还需要掌握文言阅读的先备知识(即古代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完成文言文阅读。[5]三是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在文言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所归纳出来的“三文”说,即文言文阅读教学重点关注学生对文言字词的掌握,对文言文语言表达、主要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言文内涵价值的关注。[6][7]总体而言,尽管这三类说法内容不完全一致,但都指出了文言翻译、文学理解与文化价值是文言文阅读学习的核心内容。因此,本文将从文言文阅读过程中的“文言现象”“文学理解”“文化传承”三个方面入手,对2019年~2023年全国23个省市的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测试内容与测试方式进行简要分析①,并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文言落实:聚焦文言现象,语境化测查文言翻译

古今汉语的差异是文言文阅读学习最主要的困难之一。学生阅读文言文,需要对不熟悉的文言现象进行翻译,才能对语义有基本的理解。综合多位学者的观点,基础教育阶段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现象主要集中在“字词认读”与“句子翻译”两个层面[8][9]。笔者统计了2019年~2023年样本卷中文言现象的考查比例,从中可以推测出中考文言文阅读在文言层面的主要测试内容与趋势(见表1)。

从表1来看,“一词多义”与“词类活用”是近年来“字词认读”层面的主要考查内容。其中涉及考查“一词多义”的样本卷比例近五年均超过50.0%。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考“一词多义”的考查多集中在文言虚词部分,其中“之”“而”“以”的考查频率最高。从“句子翻译”来看,尽管特殊句式的难度较大,但在中考文言文测试中,一般句式与特殊句式的考查比例均在50.0%上下浮动。其中,针对特殊句式而言,省略句与判断句是中考文言文测查的重点。

除此之外,近年来中考文言文测试呈现出明显的语境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各省市在具体语境中为学生提供多种文言现象的梳理方法与学习策略,以此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提供的方法策略在新的语境中翻译与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例如2021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卷(见例1)、2022年重庆A卷、2023年福建福州卷等,试题分别提供“字源法”“引申法”“迁移法”“查字典法”“互文法”等文言现象的梳理与学习方法。或是引导学生追溯汉字本源推测汉字本义;或是基于本义推测引申义,在词义序列语境下梳理词义生成的规律;或是引导学生关联课内外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或是充分发挥成语对保留古代汉语词义特性的独特价值以实现古今关联迁移;或是基于字典多个义项结合语境判断语义等。此类试题考查的是学生运用积累、梳理学习方法与策略,从而对文言现象进行翻译与理解的能力。汉字作为世界上少有的自源文字,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史。通过梳理文言现象,能让学生在运用、理解、迁移的过程中细品词语的文言意蕴和文化内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语言文字

文档评论(0)

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各学科教育教学资料、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