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件:江城子课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年级:选修性必修上册学科:语文(部编版)

导入

北宋仁宗时,四川岷江之滨有个青神县,县内有碧水一湾,每逢有人拍手,池子里的鱼便会循声而来,翱翔雀跃,悦人耳目。少年时的苏轼,在青神古中岩书院求学,书院的先生,便是乡贡进士王方。一日春游,王方在此地与众学子商议,让诸位青年才俊为这水池定名,还待众人抓耳挠腮、搜肠刮肚之际,一个少年已提笔上手,起名:唤鱼池。王方眼前一亮,这提名一语中的,书法更是俊秀不群,对这面前少年顿生赏识之感。这个少年,自是苏轼。而苏轼却不知,此刻躲在屋内的一个少女,在听到苏轼朗声说出「唤鱼池」三字时,呆呆地看向了自己手中的纸张。上面写着的,是她刚才想到的名字,竟与那少年不谋而合:唤鱼池少女乃王方之女,闺名王弗。两家缘起唤鱼池,王方对苏轼欣赏之意更盛,骤然得知女儿竟也取名唤鱼池,连连惊叹:此乃天缘之合,韵成双璧。他遣人去往苏家说媒,苏洵闻之,欣然同意,

少年少女这一世姻缘,便在这一刻而终得缔结。是年,苏轼不过十九,王弗亦不过十六,正值青春趁年华。

导入

苏轼心胸坦荡、不拘小节,结交好友不论良莠,亦不识人心险恶恰好王弗则心细如发、通晓人情,可以与他互补。一次,友人前来拜访,二人言笑晏晏、称兄道弟,待其人走后,王弗从幕后走出,皱起眉头,说:你与此人,友谊恐不能长久,若他日你落难,他远离你比谁都快。彼时的他,还不解其意,以为妻子言过其实。直到多年之后,他被贬黄州、惠州又儋州,千里之远、九死一生,而罪魁祸首,正是这位昔年好友章惇。

治平二年,王弗身染重疾,不幸去世,享年也不过二十七的年纪。王弗逝世之后,苏轼护送妻子的灵柩回归故里,在老家守着她整整三年。这三年里,他从未提笔给她填过一阕词,只是每天都披着晨曦,

去为她清扫坟茔,然后从午后静坐到深夜,两眼呆滞,空无一物。没有王弗的日子,他把生活过得一团糟,心底也变成了一片废墟,可时光还在拉扯着,让他不得不正视王弗已去的现实。他也只好在山岗上、墓碑旁,亲手栽下一株又一株的雪松,这是苏轼思念她的方式,默默地,把所有难言的痛苦和相思藏在每一颗种子、每一怀土里。

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中图古代第一全才

诗歌:与江西诗派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

诗歌:与江西诗派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豪放派的辛弃疾并称“苏辛”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写有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

绘画:开创“湖州画派”,善画墨竹

美食:东坡饼、东坡肘子、东坡豆腐……

水利:杭州“苏堤”

医药:编《苏学士方》,建安乐坊

服饰:发明东坡帽(又称“东坡笠”)

苏轼

苏我

写作背景

1055年,16岁的王弗嫁给了19岁的苏轼,二人婚后,

王弗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

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26岁

时(1065年)就去世了。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

和,自请外调,在密州做地方官。这时他已经40岁了,

二十年仕途奔波沉浮,妻子亡故已十年,但苏轼对亡妻

依旧一往情深,这年正月二十日夜,苏轼梦见亡妻王氏,

便写下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

的悼亡词。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

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体知识·悼亡诗

古代诗歌题材之一,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始于西晋潘安的

《悼亡诗》三首。现在广义的悼亡诗也指对亡故亲人或朋友表达追悼、

哀思的诗歌。

*西晋文学家潘安,美姿容。据说驾车走在路上,女人们无不为之倾倒,

“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掷果盈车。但是,他和妻子情深意笃。二

十四岁结婚,五十岁妻子不幸死亡,夫妇和睦相随二十六载。潘安悲痛

至极,为她服丧一年,期满赴任作《悼亡诗三首》。“望庐思其人,入

室想所历。”睹物思人,抚衿长叹,徘徊墓前,不忍离去,最后“挥涕

强就车”,“路极悲有余”。诗中所流露的真挚、自然、深沉的夫妻之

情,颇为后人赞赏,此诗广泛流传。

此后,《悼亡诗》便成为丈夫哀悼亡妻的专用诗题。代表诗人有潘

安、元稹、李商隐、纳兰性德等;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

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

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

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

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

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译文

你我夫妻分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

究难相忘。千

文档评论(0)

阿拉伯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好的 好的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