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7.docVIP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7.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7

课题

《望天门山》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一、知识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2、学习本首诗的生字,并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理解诗中的重难点字词,学会串联整首诗的意思。

3、学习诗人写景、抒情的手法,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诵使学生融入情境,在赏析景物中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

2、展开小组讨论,对古诗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句的意思。

2、理解诗中的重难点字词,学会串联整首诗的意思。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难点

通过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出示山的图片

2、我们学过很多关于山的诗句,也积累过很多的诗句,你能说说你所积累的关于山的诗句吗?

3、指名回答

预设: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庐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

4、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有许多名山大川,或风光秀丽,或雄伟壮阔,自古以来,许多诗人为我国的壮丽山河,留下了千古佳句,唐朝大诗人李白在25岁那年,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望天门山》。

相关链接:天门山

天门山雄踞芜湖市北郊长江畔,因李白《望天门山》一诗而天下闻名。天门山系“夹江对峙”的东梁山、西梁山之并称。天门二山中以东梁山最为陡峭,突兀江中,如刀削斧砍,巍巍然砥柱中流,令一泻千里的长江折转北去,形成『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奇特景象。千百年来,以其独有的山形水势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历代名流、墨客来遨游题咏。

5、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欣赏图片

指名回答

鼓励学生发言

齐读

生了解天门山

齐读

本节课通过学生已有的认知进行回顾,欣赏山的图片,回顾写山的古诗,指导本课跟山有关。进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4)通读古诗,给诗文划分小节,注意句子的停顿。

2、出示课件: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

duànchǔzhìgūfān

断楚至孤帆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古文识字

楚,甲骨文(芔,草丛、荆丛)(足,脚),表示穿行于荆丛之中。

至,甲骨文是指事字,?下面加一横指事符号,表示地板或床铺,倒写的“交”表示倒卧的人,所以“至”的整个字形表示一个人倒在床上,叉腿而卧。造字本义:回到家里,躺下休息。

3、开展识字游戏,出示要求:

(1)小组长带领全组讨论,识记生字。

(2)分享你们的识字方法。

(3)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4、出示生字卡片

5、小组派代表,上台认读,比一比谁读的最好。

(三)交流汇报

1、出示古诗,介绍诗人: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的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2、写作背景:《望天门山》当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春夏之交,二十五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初次经过天门山所作。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古诗细细地品读。

二、理解古诗大意

1、《望天门山》这题目是什么意思?

远看天门山。

2、试读全诗,理解词语的意思,根据词义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1)出示:天门中断楚江开

词意:

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两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楚江:即长江,长江中下游地带在古代属于楚地,所以叫楚江。

开:劈开,断开。

句意:天门山被长江水从中间断开,

(2)出示:碧水东流至此回

词意: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回:回旋,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句意: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里打着回旋,急转而去。

(3)出示:两岸青山相对出

词意:

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出:突出,出现。

句意: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

(4)出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词意:

日边:天边。

句意: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驶来。

三、再读古诗,感受韵律

(一)《望天门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